短線遊:<br>西貢灣仔睇石棺材一見發財

短線遊:
西貢灣仔睇石棺材一見發財

為發財,上山下海在所不計,想攞番個好意頭,行去邊睇乜嘢先可以一見發財呢?無錯就係睇棺材,西貢灣仔半島石棺材多到數唔晒,望你睇完石棺材豬籠入水,無論正財同橫財,一律通殺!

記者:戴維浩 攝影:陳智良
模特兒:Wing(RichStrategy)

東風石有名堂
第一站先到海下村,沿左面小路走直達海水清澈的海下沙灘,沿岸有景致不錯的紅樹林及山澗出口,身手靈活的你可走近探險;喜愛寧靜的朋友可到沙咀漫步,聽風聲濤韻,海下美景多的是,順便拍照留念吧。
沙灘右方有堆層層叠的亂石,最頂一塊大石板叫「東風石」,又名「響石」,關於此石的傳聞有二,一,漁民謂亂敲「響石」不吉,因其面北,敲石就會吹東風,天氣會隨之變壞,不利出海捕魚,正是漁民俗語所說的「衰東風」,另一說法是當颳起強烈東風時,「響石」會發出呼呼聲響。

■除石棺材外,身在爐仔石附近山崗,還可居高臨下俯瞰海下灣。

法定古迹石灰窰
10分鐘步程,走到海下灣東岸的石灰窰,石灰窰由海下村民建造,超過100年歷史,原先有4個,現只剩2個保存得比較完整,石灰工業曾是西貢重要的地方工業,村民利用珊瑚和貝殼燒成石灰作建築及農業用料,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於人手不足與經濟效用問題,西貢石灰業漸被淘汰。
繼續上路向灣仔半島進發,來到攔路坳,路分兩頭,走哪邊才對呢?其實2條路皆向北,一樣直通石棺材,途經灣仔半島南及西2個營地,看見色彩奪目的帳篷,便知自己走對路了;再行是條自然教育徑,全程有站點解釋附近樹林結構、品種、林內光線等知識,其中一個有趣的站點,有傳意牌教你如何計算樹林內的植物密度。

■寧靜的海下沙灘,水底清晰可見。

■探險還探險,留意潮水漲退,被水圍困礁石上罰企可糟透。

■Wing試敲「響石」:「好難形容係乜嘢聲音,不過講真幾響。」

形神俱似石棺材
再來是一段崎嶇山路,向左進發,看地圖標示是三抱石,Wing問:「邊度有棺材呢?」只要細心看,小石灘對開不遠處,正正出現第一副石棺材,橫放得井然有序;別過小石灘,沿岸綑邊走,小心翼翼攀過嶙峋亂石,約15分鐘路程,Wing登上一臨海巨石說:「唔,呢嚿石頭形狀好整齊!」何止整齊,簡直是最大最完整的橫放石棺材,形狀似到十足十,登此石極容易,應了一句「橫財就手」,既然「就手」,小記也望發達,一個箭步趨前沾沾財氣。
好!橫放的石棺材是「橫財」,那「正財」有沒有?臨近棺材角,3副豎立的大石棺直插入地,你說,這算不算「正財」?回程,若有餘力,可登山上爐仔石,俯瞰海下灣景致。

■別走漏眼,路旁的2個大窟窿,原來就是石灰窰古迹。

■每逢假日,灣仔半島的營地準會熱鬧起來。

■先數數繩圈範圍內的林木品種,再計計繩圈面積,植物密度便一清二楚了。

搞鬼葬法知多啲
新年流流看棺材,大吉利是!其實又何須顧忌?話明一見發財,認識多點世界各地風俗葬法,看多點棺材,才真正應節發大財嘛!先說台灣的「壁葬」,外觀與香港的骨灰龕差不多,不過壁內的不是骨灰,而是直接把遺體安葬在牆壁的小室中;還有「花葬」、「樹葬」,不立墓碑,安息後與芳草百花共存,與大自然作親密的接觸。
為免死人霸生地,馬來西亞中部的雪蘭莪州州議會最近提議「直棺」,即把棺材豎直放,中國貴州的苗族則流行「叠葬」,把棺材層層叠存放山洞,兩者目的同為節省空間。最有趣是四川宜賓的「懸棺」,又稱「升棺」,將棺木懸空於懸崖峭壁上,有「升官發財」之意。

■紅圈所示,斜插入海的第一副石棺材。

■別被一支支如巨柱般的石棺材嚇怕,非常容易攀上。

■直插入地的3副大石棺。

■「壁葬」,尚分得清先人葬在哪「格」。

■「花葬」,搞不清先人葬在泥土邊一忽。

■「懸棺」,一眼認出先人的棺槨,但只可昂首遙望拜祭。

補給站
旅程返回海下村作終結,Wing既累且餓,五臟廟不停打雷,隨口大呼:「好肚餓呀!有無嘢食呀?」村中閃出一醒目士多老闆朗聲說:「有有有!有各式私房小食供應……」,點揚州炒飯($30)與豬扒湯麵($20),味道尚算不錯。

雲海士多(23282169)
地址:西貢海下海下村

交通
去程:西貢市碼頭乘7號小巴($10),車程約20分鐘,海下總站下車。
回程:海下總站乘7號小巴回西貢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