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央行趁機「加碼」沽金

國際視野:央行趁機「加碼」沽金

有消息指包括歐洲中央銀行及歐元區內各央行,加上英國、瑞士和瑞典等15國中央銀行將提前於春季商討持續沽金事宜。
15國央行於1999年簽署「華盛頓協議」(WashingtonAccord)同意在隨後5年分別每年沽出400噸黃金。當時因金價低迷,各央行為填補財赤缺口,有需要時便在市場上沽些黃金頂住,然央行之間彼此沒有任何默契,遂造成金價愈沽愈低之現象出現,英國於99年夏季一度將金價推低至252美元1盎斯的20年低位,為避免市場波動和不必要損失,15國央行遂坐低傾掂必須維持秩序和按需要沽出數量,其中最大沽家依次為瑞士、荷蘭和英國。

相信市場有力消化
5年快將過去(今年9月到期),金亦沽完,但財赤卻仍揮之不去,實有必要「加碼」,況且金價愈沽愈高,正合央行之意,還有一個可能是美元在現階段似仍在調整過程中(還有下跌空間),必定吸引部份資金因唾棄美元而投進黃金懷抱求保值,不趁此機會出貨(沽金),難道等秋季後美元大有機會掉頭回升、利率又可能上升、資金或拋棄黃金湧向美元之時才作決定?
根據奧地利央行行長利布舍爾(KlausLiebscher)在接受倫敦《金融時報》訪問時透露,德法意英等央行或提議將沽金量上限提高至每年450噸甚至500噸,他認為以目前市場之胃口,要消化此批金應沒問題。黃金價格升勢似模似樣,金甲蟲鍥而不捨,當然!
事實上黃金價格在過去兩年每年平均上升20%,金甲蟲無不笑逐顏開,不過若以歐元為單位計算,扣除倉租和利息,是否最精明的投資選擇?
然而央行加碼沽金,金價豈不受壓?請放心,大戶入重貨,必找到炒上藉口,何況美元未有轉勢迹象,利息又低,哪怕無捧場者?!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