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亞洲多國爆發禽流感威脅下,本港和內地學者均贊成本港推行中央屠屖或將活雞集中在幾個街市出售,減低人與家禽接觸機會,港府則建議只集中在五個地點出售家禽,令全港八百多個雞檔數目銳減一半,家禽業反對有關建議,並批評是迫雞販提早結業;而世界衞生組織將在未來一、兩周內研製出預防H5N1禽流感疫苗。 記者:梁洵瑜、陳倩雯
中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陳基湘昨日在一個研討會後說,贊成實施中央屠宰,或集中數個地點出售活雞,可以減低市民和家禽直接接觸的機會,因而減少市民與活家禽直接接觸而感染禽流感。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出席同一研討會後稱,禽流感的殺傷力不下於沙士,市民絕對不能輕視,現時亞洲鄰近地區繼續出現禽流感,香港推行中央屠宰家禽是較合適的做法。
至於自九七年本港爆發H5N1禽流感導致六人死亡後,多年來專家都努力趕製預防人類感染禽流感疫苗。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管軼昨日表示,世衞專家可能在未來一、兩周內,研製出人類預防感染H5N1禽流感的疫苗。
至於討論多年的中央屠宰,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永立日前稱,當局考慮在五個地點集中出售及屠宰雞隻,其中包括空置率較高的街市,並會改裝這些街市的抽風和衞生措施,但可能要減少約一半雞檔數目。根據去年審計署報告,使用率最低的街市包括旺角、筲箕灣、田灣、灣仔鵝頸橋及荃灣荃景圍。
他相信若全港只有數個區域出售雞隻,在選址、獲得地區組織通過及環保問題上均有困難,也要解決市民跨越居住區域買雞的不便問題。
全城清潔策劃小組於去年曾建議多個方案,包括全城禁止飼養及出售活家禽,實施中央屠宰;在街市用玻璃屏分隔活雞及市民;在全港數個地點設立分區冰鮮雞屠宰場等建議,預料當局會在農曆年後展開諮詢。
家禽零售業反對有關建議,港九新界家禽批發零售商會會長黃偉泉批評,有關建議令八百七十個雞檔有一半要結業;他認為現時雞隻已注射預防疫苗,保護已足夠。
世界家禽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黃振球說,港府應立法規管雞隻飼料的成份,因為質素較差的雞隻飼料容易發霉,釋出破壞雞隻免疫能力的黃曲霉素。高質素飼料的成本雖較高,但可減低雞隻死亡率及發病率。漁護署更應向雞農提供雞隻診症及教導雞農用藥治理雞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