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恆地連環集資有後著?

投資學堂:恆地連環集資有後著?

去年10月,當恒基地產(012)宣布批股後,筆者在本欄一篇名為《從地產股批股預測後市》一文中指出,從恒地在95至97港股大升浪時的批股來看,恒地第一次批股並不可怕,因為它會愈批愈高。
在那年的大升浪中,恒地率先在95年12月以每股45.6元批股,集資22億餘元,繼而再在翌年(96年)的9月以每股64元批股,集資35億餘元。在該兩次批股中,恒地第二次批股的股價竟較第一次高40%!故在該文中,筆者猜想,究竟是「他」捕捉股價高位的技術平平,還是他預留一些「水位」給接貨者?
恒地在95至97年那一升浪中,先後兩次批股,不知今次會否打破此紀錄?翻查3大地產股的資料,長實(001)的LiFamily持有長實股權約37%,Templeton基金則持有5.39%長實。新鴻基地產(016)的KwokFamily持有新地約44至45%股權。至於恒地的LeeFamily則持有恒地股權高達61%。
在3大地產股中,長實及新地的大股東持有三四成的股權,恒地的大股東則持有高達61%股權,在控股比率上遠遠拋離長實及新地。此外,若以其他地產股的大股東持有三四成股權便足以控制整個集團,則恒地即使再批股,也不會大大攤薄大股東的股權,對其控制權構成影響。假若港股持續暢旺,「他」的批股行動可能陸續有來,說得俗一點,大股東揸貨咁多,真是有排批。

傳為私有化恒發鋪路
恒地在短短的3個月內,先後集資了兩次,共籌集了80多億元,由於恒地的負債比率一向極之偏低,大約處於15至17%間,故其集資並非為減債。據市場猜測,恒地的連環集資,可能是為稍後的勾地及收購一些貴重物業等準備「彈藥」。
市場亦一度傳言恒地大舉集資,有可能為私有化恒基發展(097)而鋪路,故此,上周五當恒地因批股而急挫,但恒發卻反而逆市上升,更一度突破10元大關。
恒地是於2002年11月提出以每股7.6元私有化恒發,此事至今相隔12個月,「技術上」恒地可再次提出私有化。可是以李生之「精明」,當年7.6元一股已不肯再加注,現在起碼要10元以上才可,估計他未必願意。
另一方面,恒發持有36.4%中華煤氣(003)、43.67%美麗華(071)、30.98%香港小輪(050)及66.67%恒基數碼(8023),據2004年DavidWebb的估計,恒發每股帳面值約為12.26元,相信現時恒發的帳面肯定不止此數。以上周恒發收市價10元計,較其帳面值折讓逾18%,不知這次它能否逼近帳面值?
附圖是恒發88年至今的月線圖,圖中可見,10元是恒發過往十多年的極強阻力,短期若「正式」突破10元,當然「不得了」,但若不能衝破便應趁早減持。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