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細個嗰陣,爸爸曾經對我講過:「男人最緊要搵到一百萬,當搵到一百萬就可以放喺銀行做定期,咁樣每個月就差唔多可以有一萬蚊息,夠一家人基本生活費。」一直將呢句說話緊記於心,直至最近銀行將息口調至0.001厘,計計條數,即係一百萬存款每個月十蚊雞息都唔夠,嘩,我頂!
銀行的理財顧問坐在對面,細心地解釋形勢,並提議我如何將雞碎咁多的存款分散投資,「嗱,可以選擇穩健或者進取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唔,「穩健」和「進取」,用字多麼踏實,「當然可以選擇買個別股票,但若然怕買得太單一的話,不妨考慮投資基金,這一款的主要成份是恒生指數股,那一款則是國企指數股,看你較睇好香港或大陸的經濟前景而選擇吧?」哪有資格或眼光去睇好香港或大陸的經濟,所以沒有甚麼表示,顧問以為我有猶疑,於是繼續介紹:「重有好幾款可以考慮,呢款就集中投資喺東南亞,呢款就集中投資喺北美洲……」顧問非常細心地逐項介紹,但其實自己則有點神遊太虛,一味望住單張上標準普爾個名,點解咁大吉利是會叫做「貧窮」。
「谷生,考慮成點?」「係咪就咁放喺銀行,一個月真係得幾蚊利息?」「係。」「咁麻煩你盡量幫我搵啲穩健啲,求其多過銀行啲息就得㗎嘞,搵錢真係好辛苦。」「問題應該唔大,谷生你都識計啦,一百萬存款,一個月先得幾蚊息。」「咁又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