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十名兒童,即有一人生活在貧窮家庭內。在綜援家庭中成長的小朋友,在過去十年人數上升了七倍,由兩萬多人急增至十四萬多人。社區組織協會的一項調查發現,全部受訪的綜援家庭兒童均出現營養不良現象,七成半綜援兒童須一餐當兩餐吃;部份年紀只有七、八歲的小朋友,更要與家人一起拾紙皮及汽水罐變賣,幫補家計。 記者:譚暉
就讀小三、年紀只有八歲的俊銘,昨日在記者會講述綜援兒童的生活情況,明明是苦不堪言的境況,但天真無邪的他,說時一味咧嘴大笑。他說平日課餘時間會在街上流連,目的只為執拾街上的紙皮變賣,然後用賺到的一、兩元,給自己買一些東西,或者存起作為妹妹的奶粉錢。
俊銘家住深水埗一個只有八十平方呎的板間單位,他還有一名七歲的弟弟和剛滿一歲的妹妹。俊銘的爸爸因為有不良嗜好,經常進出監獄;媽媽則剛由內地來港,照顧三兄妹。俊銘說,因為媽媽要外出謀生,每個月他有十多天要獨自留在家中;而家裏又有很多老鼠,連書包也被老鼠咬破。不過,因為家貧,所以他每天都揹着那個被老鼠咬破的書包上學。
社協幹事施麗珊表示,根據該會的推算,在全港一百三十多萬十八歲以下的兒童當中,有十四萬五千名小朋友屬綜援兒童,佔兒童整體人口超過十分之一。該會較早時訪問了八十一名綜援兒童,年齡大部份介乎六至十二歲。結果顯示,全部受訪的小朋友都出現營養不良情況,有小孩子欠缺奶類飲品、也有小朋友食不飽,或食物中所含的肉類較少。施麗珊說,有部份年紀只有不足六歲的幼兒,「窮到要搵人捐牛奶、捐奶粉,簡直好似返到六、七十年代咁!」
根據調查結果,逾七成受訪兒童要將一餐分為兩餐「享用」;三成半受訪小朋友說,曾因太窮而要挨餓;一成半人更要厚着臉皮領取免費食物。七成兒童說憂慮過金錢問題;九成則說很介意讓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正領綜援,並因此感到羞恥。
施麗珊說,本港貧窮家庭的兒童,所面對的成長問題極為嚴重;她批評港府以財赤為由,多番削減綜援金額,直接令到綜援兒童的處境更困難。協會促請政府停止削減綜援家庭兒童的金額,以及增設兒童特別津貼,讓他們在營養、身心及學習上得到適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