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花市買年花是眾多香港人年晚一大節目,對於花販來說,這是賺錢好時機。新界傳統花農辛苦栽種365日,自種自賣;有花店跑上大陸找花場聯營,輸入稀有年花;也有人做代理引入新品種,借機開展一盤生意。在維園的花市中,且看哪檔生意算盤打得最響?
在粉嶺自設年花農場的陳太,一向栽種和出售桃花、水仙、菊花等年花,跟一般花農貨品相若,包括一大盆開有十多朵的蟹爪黃菊。
然而,4年前開始,陳太卻出售獨有貨品,是每盆只得一朵開得比湯碗還要大的蟹爪黃菊,吸引了不少行年宵人士駐足觀賞和購買,生意甚佳,去年賣出過千盆,今年銷情也很理想。
她坦言,栽種年花成本不高,但人工卻是無價。若以數字計算,一朵朵的蟹爪黃,甚或大大棵的桃花都帶給她差不多百分百的利潤。雖然陳太也做批發,但還是喜歡自己賣,因為可以「賺晒」。
陳家的農場今年共投下4個攤檔,場租6萬元。至於將有多少營業額,陳太不肯估計,只說去年賺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