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場:兼持歐股均衡投資

基金講場:兼持歐股均衡投資

在上期探討滙率風險的文章中,我們建議投資者宜多元化,在非美元市場例如歐洲或日本股市投資。部份投資者或有疑問:「為何不乾脆購入歐元或日圓?何必要為分散滙率風險而承受股市風險?」答案是,我們須從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與回報着眼。

鑑於市場風險難測,純粹進行貨幣投資,或孤注一擲地投資在該等股市,均非明智之舉;而從回報角度來看,基於該等股市仍具有上升空間,完全予以迴避,亦非良策。因此,適量兼持該等市場股份,是值得考慮的投資策略。由於我們不久前已分析過日股,今期我們將集中探討歐股的基本因素,並提供降低風險的投資方法。
首先,根據ConsensusEconomics就全球主要地區在2002年、2003年及2004年的經濟預測,歐元區是唯一在2003年出現下滑、2004年才可穩步增長的主要經濟區域。因此,儘管去年歐元區錄得負增長,經濟復甦步伐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但從上述預測來看,歐元區經濟今年有機會迎頭趕上。事實上,歐元區生產總值於去年第3季已扭轉負增長局面,預期今年更可錄得1.7%升幅。

企業盈利展望佳
此外,區內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其企業信心指數於去年11月創下近3年高位,而反映企業未來營商前景的IFO預期指數亦創下1994年11月以來的新高。
根據1993年以來3次歐洲企業獲利周期的顯示,當德國IFO預期指數自谷底回升時,摩根士丹利歐洲企業獲利指數於16個月後亦會隨之攀升。兩者相連程度高達95%,這顯示歐洲企業今年可能會有較佳表現。
現時歐洲各國政府正努力推動經濟及刺激消費,譬如德國實施減稅方案、法國修改退休金機制,以及德國和比利時實施勞動市場改革等。為刺激經濟增長,德法兩國情願違反了馬城條約中「穩定增長協議」的規定,讓預算赤字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上限,但由於獲得其他歐盟成員國支持,德法最終與歐盟委員會達成妥協方案。這在政治上雖引起爭議,卻傳達了歐洲國家願意面對現實的重要訊息。因此,儘管歐洲消費現時仍然疲弱,但預期在整體經濟增強及企業增聘員工等利好因素帶動下,消費信心有望穩步復甦。

低息環境堪維持
另一方面,歐元上升並未妨礙歐洲出口增長。去年頭10個月,歐元區錄得經常帳盈餘達276億美元,其中出口金額為1130億美元,較頭8月的835億美元增加了35%。倘若歐元今年繼續大幅攀升,固然有可能對歐洲出口構成影響,但較溫和的升幅卻可紓緩歐元區的通脹壓力,讓歐洲央行把息率維持在低水平。
除宏觀經濟利好外,股份估值亦令歐股呈現吸引力。根據Datastream預測,歐股今年的市盈率為15.4倍,比起美股的17.4倍、英股的18.9倍和日股的21.7倍為低。現時歐股市盈率雖略高於歷史水平,但仍在合理的範圍內。此外,歐股目前的股價相對帳面值比率約為2.03倍,較其歷史平均值2.36倍為低,亦較美國的3.6倍便宜。最後一點是現金股息率方面,歐股派息比率高達3.1%,亦遠較全球平均數2.2%為高。
支持歐股的另一因素是資金流入。自2001年起,外資淨流入歐股及美股的金額已不相伯仲。去年頭3季,歐股更超越美股,錄得較大的淨流入外資。

歐元升值潛力高
根據歐洲投資管理協會的統計,截至去年9月為止,歐洲股票基金已連續6個月錄得淨流入資金,創下2001年初以來首次連續半年出現淨流入的記錄。以去年頭3季計算,淨流入歐洲股票基金的金額高達166億歐元。此外,歐洲央行的資料顯示,歐元區退休基金與保險公司的持股比重仍處於過去5年來的低位,現金比重近乎15%,故彼等很有可能須調高持股水平。

事實上,根據美林證券去年12月調查所得,全球基金經理對歐元區的投資意欲已顯著改觀。相比10月份,以增持扣除減持的淨數計算,歐元區由0%躍升至27%,幅度僅次於全球新興市場。此外,歐元亦是全球基金經理認為今年最有升值潛力的貨幣,看好的比率達36%,遠較看好美元的20%及日圓的28%比率為高。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可能性──歐元在一致看好下出現回軟,而歐股在同一時間因外圍和本土不利因素湧現而下跌。在這情況下,投資者原來期望的「雙重回報」可能會變成「雙重損失」!畢竟,市場存在着很多變數,由歐盟本身的管治問題,以至在資金帶動的升市所存在的風險不等。因此,投資者除應「適量」而非「全部」投資在歐股外,可考慮以「成本平均法」,透過每月定期和定額的方式來認購歐股基金,藉以一併降低滙率和股市風險。最重要的是,投資者應視投資歐股為均衡投資組合整體風險與回報的方法,而非單從風險或回報的角度作出考慮。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富達投資熱線:26292629
網址:www.fidelit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