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中央「有所作為」篇 - 李怡

李怡專欄:中央「有所作為」篇 - 李怡

周末絮語

有報章報道,去年十月中共舉行十六屆三中全會時,胡錦濤在報告中提到:在審視香港的最新形勢後,決定在對香港不干預的情況下,也應「有所作為」。
在專權政治之下,凡專政者「有所作為」,幾乎對人民都是災難。中共建國後,一直強調中央要放權,但又不停地「有所作為」,結果「作為」了一個「大躍進」,又「作為」了一個文革。直至七九年改革開放,沒有甚麼「作為」了,老百姓才得以各顯神通發展經濟。
董政權六年多來,也一直以「有所作為」而禍港,今年施政報告比較沒有「作為」了,在港營商者才鬆一口氣。
…………………………………………………
有消息報道,北京的底線是,無論○七年或○八年的普選,都不能接受,原因是:香港的民主化運動,是美國帶頭,加上英國、台獨、宗教等勢力,以香港作橋頭堡,向大陸輸出全面直選,甚至想推翻共產黨,是前蘇聯倒台的翻版。
香港政改受中央阻撓的根本原因是:中共仍未擺脫革命戰爭時期帶來的敵情觀念的主導。敵我界線太嚴太深,怎麼全球化?
…………………………………………………
民調顯示,七成市民認為負責政制專責小組的曾蔭權,應以香港市民意見為依歸,而認為以中央意見為依歸的,只有百分之十三.三。
香港市民對政制的意向,實不需諮詢也知道;中央的意向,其實也十分明確。問題是董政權在香港民意與中央意向的對立中,如何取捨。
…………………………………………………

四大護法之一的許崇德表示,不明白為何香港人在政制問題上如此焦急,在《基本法》二十三條問題上,卻如此不焦急?
急與不急,不是港人的性格問題,而是要看處理甚麼事。吃早餐可以好整以暇,上廁所卻不能不急。正因為二十三條立法,中央與董政權推動太急,才促使港人要急於發展民主政制,以制約當權者通過任何損害市民的自由、人權的法律。
…………………………………………………
來港參加梅艷芳喪禮的前學運領袖吾爾開希在香港表示,「一國兩制」使大陸人民淪為「二等公民」,港人也不盡滿意,台灣更不可能接受。
他忘了大陸法制下,人分九等,老百姓只是八、九等的「公民」。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後,大陸人民開始可以來港自由行,能上升為這種「二等公民」已很不錯了。
…………………………………………………
法國里昂證券發表新一年的風水指數預測,指屬牛的董伯明年鴻運當頭,桃花旺,會在年初重新委任陳方安生出任行政會議召集人。
倘被言中,那對證券市場肯定是利好消息,只怕「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呢。
…………………………………………………
立法會沙士專責委員會成員透露,從文件中發現,去年香港沙士疫潮爆發後,董伯曾以正面、積極和迅速的態度回應,但他的建議沒有獲得即時落實,但文件沒有交代何人「從中作梗」。
若是事實,恐不是有人「從中作梗」,而是董用人不當,以及本人的權威性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