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及早發現骨折有得醫

專家之言:及早發現骨折有得醫

筆者有一個男病人,工作需要長期站立走動,上星期因為落樓梯踏錯腳而「拗柴」,右足踝關節弄傷了。受傷後,他沒有接受任何診治,只是自己敷藥,痛是減少了;但腫脹依然,跑起來很痛,甚至輕步追巴士也痛,須要去看骨科。結果照X光發現外腳腳眼有骨裂,幸沒有走位;但內側腳踝關節其中一枚骨折斷了,而且走了位。
雖然斷裂的部位很細,但因接近受力的關節位置,因而影響跑步運動,而且令右腳踝關節竟比左腳腫大一倍,變成了「豬蹄腳」,而且因活動性減少逐漸「硬化」了。打石膏嗎?腳踝關節便更硬化,即使斷骨復合後,關節活動也成問題。施手術嗎?似乎又不是那麼嚴重,而他也強烈反對。所以現在只可以一方面保持活動,減少腫脹和硬化,另一方面又要不妨礙骨折、骨裂的復合。

繃帶包紮冰療減腫脹
其實受傷時,如果有腫脹,沒有傷口,一定要用繃帶包紮及冰療,以控制及減輕腫脹。如果痛楚減少,更應慢慢開始活動關節,以減少腫脹所產生的硬化,損害關節結構和運作。如果他及早發覺骨折,應用冰療消腫,再用石膏固定,骨折便會自然愈合。
郭志堅
前港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現為執業骨科及運動物理治療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