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外滙基金在○三年大豐收,政府的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可以分到的收益高達二百五十七億元,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這僅可填補五隧一橋資產證券化計劃未能於本年度內落實集資的缺額。
他又表示,政府已透過提高效率,在○四年度節省整體政府開支百分之一點八,並重申會繼續逐步落實控制公共開支的計劃,以達至○八至○九年度政府經營開支削減至二千億元及恢復收支平衡的目標。
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昨日回應應否將外滙基金盈餘撥出部份資助大學經費時稱,在不影響貨幣穩定的大前提下,好好地利用市民的錢、用回市民身上是好事。但他重申外滙基金用途主要是穩定港元,這是外滙基金條例所列明。
儘管投資大豐收,經濟又好轉,各項稅收特別是印花稅近日大增,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警告,立法會與政府之間的爭拗,將會拖慢政府處理嚴重的財政赤字的問題,相信政府訂下○八至○九年的滅赤目標很難達到,香港的國際信貸評級很有可能於未來二三年被調低。
陶冬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今年的立法會選舉,結果可以預期,屆時港府將成為跛腳鴨政府,想推行一些不受歡迎但有需要的滅赤措施,例如加稅,將很難獲得立法會通過,大大增加滅赤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