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踏入2004年,國際原油價格不但沒有如分析員預測般回落,反而向上攀升。日前倫敦布蘭特期油曾創下32.12美元1桶的10個月高位,紐約2月份期油亦一度漲至每桶35.2美元之美伊衝突後新高,應驗本欄去年12月所指「暫勿憧憬油價回落」之說。
油價上升的主因是美國東北部氣溫驟降,保暖用燃油耗量急劇增加,導致美國石油儲備急降至28年新低,並觸及最低庫存之危險水平所致。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耗油國,石油庫存量若不足,不但影響油價穩定,更有機會直接影響民生。根據美國政府能源統計處EIA透露,光是上周石油儲備急降500萬桶至2.64億桶,是1975年以來最低水平。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於下月10日在阿爾及利亞舉行部長會議,估計由於美元持續滑落,油組「卡特爾」(cartel)會以不增產為手段來維持油價高企,圖填補外滙方面的損失,瞧瞧油組早前承諾盡量將油價控制在每桶22至28美元之間的機制不是已名存實亡(油價超越上限已33天)?是美元不濟,抑或需求過大,甚或無能力增產,只有局內人才知底蘊。儘管已有國際組織提出警告,油價上漲將危及經濟發展,並呼籲油組協助壓低油價,但相信已掌握運作竅門的油組態度將會是:聽取意見,行動不變!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