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巨額財赤下,金管局送來了一場及時雨。剛過去的二○○三年,該局透過外滙基金,為全港市民賺取了八百九十六億元的投資收入。以金額計,足以興建六個半迪士尼樂園,應付八年(以○四/○五年度撥款計)大學教育支出;按人均計,等於為每名港人賺取了逾萬元。政府把財政儲備存放在外滙基金,因而可以分帳二百五十七億元,較財政司估計的一百二十一億元,高出一倍多。 記者:劉美儀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歸功於去年投資環境理想,股票、債券及外滙三方面都有良好收益,故外滙基金分給庫房的投資收益亦不俗,「希望係咁困難的財赤環境下,帶來好消息」。不過他聲言,今年投資環境艱難得多,而他有言在先,並不是「狼來了」式的恫嚇,外滙基金在投資部署上,今年會轉而採取「退守」的策略,例如縮短所持債券年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早前在電台鼓勵市民購買債券,但任志剛對於今年債券市況,則以市場訊息太敏感為理由,表示「不可講得太白」。
他認為公眾應留意利率走勢如何,「若利息走勢趨升,債市一定唔好」,去年六、七月間債市便曾急速波動,令債券價格跌了很多,他恐怕外滙基金內的債券收益亦會「持續退減」。另外,外滙及股市前景亦不易估計,若美元突然轉強、股市升幅未及去年般龐大,都會對外滙基金資產價格有影響。
SARS過後港股從低位飛升,任志剛表示,去年港股收益向好,主要是市況帶動,及外滙基金將所收股息再投資,並非當局增持港股;目前外滙基金持有市值達七百一十二億元的港股資產(約佔組合百分之七),將用作長期投資。
去年度接近九百億元的投資收入,以金額排名計位列第三;按投資回報率計為百分之十點二,高於基金參考的基準回報率,經扣除利息及其他支出、財政儲備分帳後,餘額五百七十七億元已撥入去年度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內。對投資收益貢獻最大的投資工具,依次為海外股票收益及股息、外滙、港股及債券。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帳目以每年三月底止的財政年度計算,金管局則按十二月止的曆年算帳,換言之兩者有一個季度的差距,任志剛指出,在正常市況下,若第一季度投資表現沒有重大變動,外滙基金會按曆年所得的財儲分帳撥給庫房,但因○四年投資前景欠明朗,他說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詢問其意見,他會支持不把二百五十七億元全數撥入○三財政年度,而會「留啲係○四年度」,他又贊成採用綜合數個年度金額、劃一計算平均值,作為每個年度撥入庫房的分帳指標,以免受市況影響而波動。
對於去年投資成績理想,金管局員工是否會有花紅獎勵,任志剛未有正面回應,只說「我哋表現係點要由市民大眾評論」,他希望公眾可以給他們公正評論,至於「個人評論則留待個人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