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泰航空(293)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唐寶麟在新一年透過內部刊物向員工表示,擬於2007年底前,將每可用噸千米成本(Unitcost)降低10%,並保持現有的高水平服務,暗示無意經營廉價航空,與區內其他廉價航空公司抗衡。
唐寶麟坦言,希望國泰日益壯大,增長幅度取決於培訓新機師及機艙服務員的速度,幸運的話,國泰每年可以增長6%至8%,但國泰要繼續削減成本。他於去年底的管理層會議表示,要在07年底前,將每可用噸千米成本降至1.8元,減幅約10%。
他沒解釋如何降低成本,只強調10%的減幅看似輕微,但絕非容易辦到,為了生存,國泰必須提高成本效益。市場人士指出,航空公司一般透過更換新型號的飛機,減少耗油量及維修費用來降低成本,平均每年可削減成本1%至2%。
唐寶麟又提到,國泰在本港或海外市場同樣面對競爭,以貨運為例,近年貨運佔國泰總收入三分之一,去年上半年受到「沙士」影響增至四成,大部份貨物來自內地或以內地為目的地。
對於市場較早前傳出,國泰針對新加坡航空在去年底成立廉價航空TigerAirways,積極研究拓展該市場的可行性,事情一直沒有進展,唐寶麟的講話卻露了端倪。他說:「國泰的強項是提供全面的高水平服務,這是我們致力達到的目標。」暗示無意經營廉價航空。
業內人士一直認為,香港並非經營廉價航空的理想地方,主要由於本港機場收費及員工成本高昂,根本無法做到低成本;香港的地理位置又有別於歐洲及星馬,在航程限制下,難以發展廉價航空。
另方面,國泰公布03年在「沙士」衝擊下,全年載客量僅跌18%後,證券行即調高其盈利預測。摩根大通認為,國泰的營運數據優於預期,將盈利預測調高31%,至5.1億元,維持「減持」的投資評級。美林指出,美元疲弱有助提高國泰的客運收益,故調高國泰去年每股盈利預測44%,至0.23元,投資評級維持「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