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早診治 肺功能變差 嚴重可致死<br>2至6歲童半成患哮喘

不及早診治 肺功能變差 嚴重可致死
2至6歲童半成患哮喘

【本報訊】中文大學一項調查發現,兩歲至六歲的幼童中,近半成患有哮喘,其中百分之四點六更因氣喘而要入院治療。根據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資料,因哮喘入院的兒童佔整體兒童入院數字一成至一成半。兒科醫生呼籲,家長應讓患有哮喘的子女及早接受診治,定時服藥,否則除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外,更可能導致氣管膠質化、肺功能變差,甚至死亡。 記者:張嘉雯

中大兒科學系去年十一月進行首個二至六歲學童患哮喘的調查,在受訪的一千八百零八名幼稚園學童中,百分之四點三被診斷患有哮喘;百分之八點一受訪者曾有氣喘發作;百分之四點四曾因發病而影響睡眠;一成六幼童曾於過去一年使用防哮喘藥物。

秋冬服藥需更頻密
「有啲病人唔會喘,只會咳,其實話係氣管發炎就即係哮喘。」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黃永堅表示,現時本港有十二萬名兒童及二十八萬名成年人患有哮喘;而二至十六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哮喘。
黃永堅建議,哮喘患者定時服用藥物,「最少一日用一次,秋冬更要頻密啲。」

哮喘病患無異常人
他又指拒絕診斷,患者除會發病頻仍外,兒童患者的成長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氣管膠質化及肺功能變差等,「唔係話等病發至嚟用好犀利嘅藥(氣管舒張劑)。」
資料顯示,每年有七、八十人因哮喘病發死亡,在威院內過半數專科門診病人患有哮喘。
「好多人以為有哮喘成世唔好,好麻煩,一有哮喘好多嘢都做唔到,(覺得患者)唔係一個effective(有效率)嘅員工,其實哮喘病人同健康嘅人無分別。」中大兒科學系系主任霍泰輝相信,受訪的學童中,只有近半成被診斷為哮喘,原因是一般醫生擔心家長無法接受,不坦白相告,只稱是氣管敏感或發炎。

發病率有下降趨勢
此外,該系於九五年及○二年,曾分別調查四千六百六十七名及三千三百二十一名十一至十六歲的學童,被診斷為哮喘個案分別為一成一及一成。
九五年有兩成三病童於過去十二個月曾有一次嚴重發病,○二年則只有一成六;九五年有一成五學童每月有一次以上氣喘發作,但○二年只有百分之五點六。反映患者數字沒有上升,發病率更有下降趨勢。
黃永堅指出,結果顯示疾病的控制有顯著改善,願意接受診斷及定時服藥的人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