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內地返港發燒病人 醫管局急應變<br>未有沙士醫院已亂龍

大批內地返港發燒病人 醫管局急應變
未有沙士醫院已亂龍

【本報訊】為應付大批發燒及曾到內地的肺炎病人,醫院管理局昨晚宣布,全港公立醫院減少非緊急入院及非緊急手術。該局新界東及港島西聯網高層批評,現時尚未爆發沙士,醫管局已急得手忙腳亂,一旦真的出現沙士個案,院方將無法騰出病床作應變。
本港至今出現的可疑沙士病人,包括日前經深圳返港的韓籍發燒男子,及曾隨家人往廣東省旅遊的四歲女童,均為虛驚個案。

1200張隔離病床
但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昨表示,鑑於部份醫院的內科病床已告飽和,尤以新界東聯網壓力極大,經各聯網總監商討後決定,所有公立醫院會減少非緊急入院及非緊急手術;並實施聯網間轉介安排,北區醫院會將病人轉送威院,如病人數目增加,會轉送其他如瑪嘉烈醫院。當局至今已完成改裝九百張隔離病床,預期月底可增至一千二百張。
醫管局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張偉麟預料,病房擠迫情況會持續一、兩周,局方已實施多項措施疏導病人,如加強復康服務及多用急症室的觀察病床。
新界東聯網醫療人員透露,當局早已停止大埔那打素的日間小型外科手術服務,騰出資源應付發燒病人,但北區及威院每天均接收大批由內地返港的發燒病人,雖然病人不似有沙士病徵,「但冇人敢放佢哋出去」,只能等候重複的化驗結果,加上需隔離十天,令病床需求大增,該人員形容:「未有沙士個案,醫院服務已經便秘」。

春節期間更嚴峻
醫管局連日來急召各聯網龍頭討論調配服務,有港島西醫療人員指出,春節期間老人入院數字例必上升,加上往來內地人流大增,「個個去過大陸之後發燒嘅病人都要隔離」,病床壓力更大。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佘達明說,以其服務的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為例,一間病房需加至四十多張床,床與床之間只隔兩呎,需把部份病人分流到外科及婦科病房,預料新春期間情況更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