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馮富珍爆料:原可早10日控制疫情<br>楊永強拗「SARS」名稱致延誤

陳馮富珍爆料:原可早10日控制疫情
楊永強拗「SARS」名稱致延誤

【本報訊】立法會調查沙士專責委員會初步完成向衞生署前署長陳馮富珍取證,陳太作供時將關閉威爾斯親王醫院、淘大花園爆發疫症及追蹤病人等控制疫情工作統統推卸。她昨日更揭露,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不滿世界衞生組織,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英文簡稱訂為「SARS」,與香港特區的英文簡稱「SAR」相似,而有關討論延誤了修改法例,以致未能更早實施隔離政策,以控制疫情。據悉,政府內部認為陳太此番供詞不盡不實。

「我哋盤數唔得掂」
特別返港出席研訊的陳太昨繼續第二天作供。在研訊上,委員鄭家富質詢陳太是否有官員不滿世衞定名的「SARS」與特區英文簡稱「SAR」相似,要求世衞將「SARS」中的「A」剔除。陳太回應「有人唔同意世衞嘅定義同名,楊局長包括在內」,但她不覺得行政長官董建華對此名稱感到抗拒。
她解釋,世衞於去年三月十五日訂立「SARS」的名稱及定義後,政府在十二日後,即三月二十七日才刊憲修例,將沙士列入《檢疫及防疫條例》傳染病名單內,主因是要討論沙士的名稱及定義,「若冇爭拗,最快十七號可以入,十六、十七號就應該要做」。世衞沙士定義的其中一項「曾到疫區」,對本港不適用,「如果按住佢個定義,我哋盤數(病人數目)唔得掂!」

不知中大要求封院
但政府消息人士稱,陳太當日曾向楊永強提出,可向世衞提出修改「SARS」名稱,但楊由始至終無向世衞提出,故不存在因特區政府想修訂「SARS」名稱而延遲修例,而衞生署於去年三月二十六日才提出修例。
陳太作供時又稱,若當日不讓淘大花園源頭病人出院,改寫疫情的「可能性非常之高」,「佢最好唔出院,如果出院應該跟進,(威院)應該通知我哋去跟進」。她又指,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去年三月十九日與她通電話時,沒有討論封院;問及有何可協助時,她指鍾就哭起來,說「太遲啦!It'stoo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