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原油價格連升4個交易日,紐約期油昨天自10個月來首次穿越每桶35美元,再創伊拉克戰爭以來最高價位。美國東北部氣候寒冷,令該國燃料存貨日益緊張,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暗示不會在下月增產,刺激油價持續上升。
倫敦2月份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昨天曾高見每桶32.12美元,升36美仙(1.13%),是去年3月14日以來最高水平。紐約2月份期油一度漲至每桶35.08美元,升36美仙(1.04%),也是去年3月份美國攻打伊拉克以來最高。
NationalWeatherServices估計,美國東北部廣泛地區本周三至周五的氣溫將再次下降。天氣網站Weather.com預測,受北極冷鋒影響,美國東北部今晚將天氣嚴寒。
美國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市場正等待美國公布最新的燃油庫存報告,預期該國過去一周的各種燃油存量會進一步減少,原油庫存則繼續處於1975年以來低位。
石油交易商說,除氣候因素,油組官員暗示短期內不會增產壓價,亦刺激油價昨天上揚。
卡塔爾石油部長阿提亞(AbdullahbinHamadal-Attiyah)昨天表示,國際油價過去一個月上漲5.8%,是由於美元下滑,與原油供應短缺無關。市場人士把這番話解讀為,油組無意在2月10日於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部長會議上增產壓價。
阿提亞說,油組在下月10日之前將不會增加。油組一籃子原油參考價格由上周五的每桶30.88美元上升至周一的30.96美元,是連續第26個工作天超過22至28美元的油組官方目標波幅。
不過,國際能源機構(IEA)警告,紐約期油價格昨天升越每桶35美元,實在是太高,油組在下月的會議上應協助冷卻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