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10國會議 干預前奏?

國際視野:10國會議 干預前奏?

喬治布殊政府為刺激經濟採取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凱恩斯學說中的需求管理策略及伎倆盡被使出,減息絕不手軟之餘,再加上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但將美國經濟從深淵中挽回,還明顯地邁向光明前路。反之保守的歐洲卻仍然墨守成規,歐洲央行還以壓抑通脹和穩定價格水平為首要任務,上周議息後維持利率不變;「穩定及增長條約」又將歐元區各成員國財政預算赤字縛死在GDP的3%上限,這與美國財赤(預計今年)攀升至GDP的5%差異頗大,試問經濟增長又如何能望美國項背?
此外,美國利用推低美元滙價作為收窄經常帳赤字的武器,能否成功仍待證實,因為極大部份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的亞洲國家,其貨幣不是與美元掛鈎,便是央行積極在市場進行干預,令到美國有點束手無策,這種不平衡現象始終不易解決。
美元滑落受打擊最大的應數歐元區,去年依靠出口才能錄得0.6%經濟增長,去年年初至今歐元兌美元急升超過20%,情況若然持續,全球經濟復甦貢獻是否真可抵銷歐元升幅為歐洲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滙滑落打擊歐洲
近日歐元區包括德法比等成員國之領袖和商家已不斷發出不滿聲音,並敦促歐洲央行減息或採取適當措施壓抑歐元升勢。然歐洲央行仝人仍顧若罔聞,鐵石心腸至斯,是白癡(到不知已陷險境)抑或天才(至看透未來)?連聯儲局也意識到滙率與股市的影響力和重要性,難道歐洲央行愚昧到不知現代中央銀行在變化萬千的新經濟時代應擔任的角色?
10國中央銀行會議昨日在巴塞爾舉行,看看這班「首腦」(歐洲部份)又開竅未?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