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鴨」這道菜大概是從十九世紀開始在法國的上流社會風行的,一頓法國大餐上要是有這一道菜,身價就高貴了。肥肥大大的一隻鴨,先煮個三成熟,然後將肥肥的鴨皮用利刀剖開,團團轉剝去,結實的鴨胸肉就露了出來,嫩紅中帶着血絲。還是用那把刀,將嫩紅的鴨胸肉薄薄地一片片削下來,呈細長條,拿去烤爐烤熟。
剩下一隻還帶着不少肉的鴨架子,換一把重一點的刀,噼啪斬成數段,開膛之後,才看見肝臟還留在裏面。然後就抬出那一台銅光閃燦的壓榨機,掀開蓋子,將血淋淋的鴨子連着肝臟一齊放進去,合上蓋子,蓋子上有根像閥門上用的那種螺旋杆,大師傅順時針旋動杆子,越旋越緊,鴨子裏的血水和肝汁就被榨了出來,血紅中帶着褐色,順着壓榨機上的壺嘴流到了預先接在下面的銀器裏。整個壓榨過程中,大師傅儘管是用了些力,但依然保持優雅的笑容。這道工序,多數是在客人面前表演完成的,他一邊操作,一邊還會跟客人說幾句輕鬆的俏皮話。客人們回以欣賞的微笑,但在血水湧現的時候,少不免也想一想機器裏那隻粉身碎骨的鴨架子,想像力豐富一點,好像還聽到吱吱作響。
然後,大師傅用另備的鴨汁、清雞湯、奶油、白蘭地、鹽等調料,加上鴨架子榨出來的紅汁,用平底鍋慢慢攪拌烹煮。慢火細烹,歷時二十分鐘,汁料完成,將之淋在烤熟的薄鴨肉上,大功告成。味道好壞,都在大師傅的手藝,價錢可值,又視乎味道的好壞。雖然我們平時也沒少吃雞血鴨紅,但當那一座壓榨機的壺嘴裏汨汨流出血水,你依然會覺得,比起世界上為圖口腹之樂而心狠手辣的,也不只是吃果子狸穿山甲的廣東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