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父母為子女下海創業<br>教育玩具搵老師錢

愛心父母為子女下海創業
教育玩具搵老師錢

父母關心子女成長,遍尋合適的教育玩具不果,毅然為子女創業,開辦教育玩具專門店,原來並不稀奇。本版在今、明兩日,將報道同一個出發點,但兩個不同的創業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3對關心子女成長的父母,因早年欲買一些益智玩具給孩子,卻遍尋不獲,因而在01年7月成立專售益智玩具的Babyboom。經過近兩年努力,開始收支平衡。

市面買不到自己賣
Babyboom總經理蔡麗娟表示,她的數個老闆都沒有做生意經驗,創業純為關心小朋友,故他們仍然繼續自己原有的工作。正因為沒有經驗,創業初期面對不少困難,如找尋貨源、認識市場,當時主要透過上網找資料、出席玩具展,以及藉貿發局尋找製造商。
此外,便是資金問題,因為創業之初不為人識,廠家自然不會給予數期,所有貨品均要現金交易,又要準備存貨,對資金需求特別大,要由3位合夥人出資;還要摸索營運模式,由自己負責物流管理始終欠妥善,最終決定外判。此外初期曾入錯貨,購入一些不適合香港市場的玩具,如遊戲卡,因為這種玩意需要多人參與,香港家長忙碌,甚少花時間跟孩子玩卡。

搞課程比賽響名堂
至於如何建立信譽,她說除了以現金跟供應商交易外,亦會幫助對方拓展本港市場。該店便找來一些兒童機構,合作開辦一些利用益智玩具的兒童課程;又會與有關機構舉行利用益智玩具的比賽,既打響知名度亦可為產品宣傳。
開業當年由於地舖租貴,她們決定開樓上舖;至02年初,瞄準老師為銷售對象,因為學校基本上願意購買益智玩具作教學用具,只是受教育經費所限,曾有教師因此自掏腰包,也要為學生購買玩具作教材,遇上這樣有心的老師,她們都會給予特別優惠。

設立會員制助綁客
發展至去年中,Babyboom進一步拓展批發業務,取得本港ToTo及BuildKey、日本的學研、以色列的KodKod,及台灣gigo品牌獨家代理權。現時,該店一半收入來自批發、四分之一來自學校,餘下才是零售散客。
為求留客,該店推出會員制,只要一次過購物滿500元便可獲永久會籍,可享購物優惠。現時會員數目1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為常客。她最怕家長說:「啲玩具佢玩唔玩㗎。咁煩,要陪佢玩!最好佢自己玩啦!」她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玩耍,從旁指導,益智玩具才能發揮更好效果。
該店的玩具分為運動、美術、建築設計、學前教育、兒童家具、遊戲、嬰兒、語文、數學、音樂、模仿、科學及禮品多種類型。她表示,近年香港家長對益智玩具認識增加,這類玩具的市場佔有率約一兩成;潮流玩具佔八成,爆旋陀螺、數碼暴龍仍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玩具。
本報記者

家長喜歡帶小朋友到店內試玩玩具。

電學鏈條玩具是最受歡迎玩具之一。

電學鏈條玩具是最受歡迎玩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