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冊作告別禮

紀念冊作告別禮

【本報訊】「我們都知道的梅艷芳,我們都驚豔的絕代芳華,梅艷芳為我們示範了藝術領域的無限空間……四十年太短,只爭朝夕。讓遺憾變成無憾,梅艷芳留下的不只思念。」填詞人林夕在摯友的告別紀念冊上,寫下了港人對梅艷芳這位「香港人的朋友」的愛戴。
治喪委員會印製了一萬二千本《梅艷芳小姐告別禮紀念冊》給昨日前往公祭的人,編輯小組包括林夕、黃毓民、藝人劉天蘭及美術指導何劍雄。《紀念冊》輯刊了精選的梅艷芳電影及舞台彩照外,同時刊出她摯愛親友等照片。內容一樣但紙質較佳的銀色精裝版紀念冊,則只送予親友。

如花似水 流年四十
一九六三年
十月十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西合浦縣。父親早逝,家中有兩兄一姊,由母親獨力撫養。
由於家貧,於稚齡四歲半便隨着母親創辦的歌舞團於遊樂場戲棚等地方登台唱歌幫補家計。因長期兼顧表演影響學業,於中一後輟學,全職走場子演出。

一九八二年
十九歲,參加了「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以一曲「風的季節」一鳴驚人贏取冠軍,繼受力捧,推出首張大碟「心債」後在短短兩三年間迅速走紅,成為極度受歡迎之流行偶像歌手,灌錄的「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似水流年」等成為家傳戶曉的經典之作。

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年
在紅館舉行合共七十三場演唱會,唱片銷量破千萬張,其中「壞女孩」銷量達八百金(四十萬張),是香港至今女歌手之冠。連續五年穩坐無綫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寶座,前無古人。

一九八三年
開始演出電影,一九八八及一九八九年憑「胭脂扣」的塘西名妓如花一角,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金龍獎及亞太區影展最佳女主角四料影后榮銜。

一九九一年
宣布不再接受音樂獎項,同年舉行三十場「百變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其後集中於灌錄唱片及拍攝電影。

一九九二年
皈依夏瑪巴冠法王,自此篤信佛教,為弘揚佛法不遺餘力。

一九九四年
復出舞台,歌唱事業再攀高峯。

一九九五年
舉行十五場「梅艷芳一個美麗的回響演唱會」。

一九九八年
起曾經多次於美國、加拿大、澳洲、台灣、馬來西亞舉行演唱會。最後的海外演出是○二年十月之上海演唱會。

二○○一年
出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

二○○二年
入行二十周年,舉行十場「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推出和十一位紅星好友合唱的紀念大碟「With」。

二○○二年
憑電影「男人四十」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榮銜。

二○○三年
五月發起「茁壯行動」,推動社會關懷沙士病患家庭,並首度出任音樂會監製,製作了「1:99音樂會」為沙士病患家庭下一代籌募教育經費。同年九月對外公布身患子宮頸癌。同年十一月舉行八場「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其後推出為兒童癌病基金籌款之影集及遠赴日本進行廣告拍攝。
因癌病引致肺部功能失調,於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凌晨二時五十分逝世,享年四十。

童年時代的梅艷芳活潑可愛。

梅艷芳在舞台上的妖與豔,叫人目不暇給。

梅艷芳相識遍天下,她與曾志偉及譚詠麟(左一、二)的友情亦已逾十年。

梅艷芳屬玩得之人,她生前與杜晶晶攬頭攬頸合照。

何韻詩十分敬重師傅梅艷芳。

梅艷芳與徒弟許志安感情要好。

雖然一直有傳梅艷芳暗戀劉德華,但兩人的友情卻千載不變。

梅艷芳與張國榮兩位巨星俱於去年逝世,令人感慨無限。

羅美薇(左)為梅艷芳契妹,故梅艷芳與羅美薇及張學友夫婦甚為稔熟。

治喪委員印製了萬多本《梅艷芳小姐告別禮紀念冊》給昨日前往公祭的有心人。 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