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前已在此說過,除了美元外,2003年是所有資產類別,包括房地產、股票、債券、商品,甚至藝術品皆會升值的一個年頭,在我們衡量恒生指數的表現時,若以美元為單位,去年恒指全年的升幅高達35%,但若以歐元為單位,升幅便降至只有13%;再以標準普爾500指數作為另一例子,用美元為單位,它去年共上升了26%,但若以歐元計算,其實際升幅卻只有5%左右。
不過,有一類資產在2003年的表現卻甚為突出,那便是拉丁美洲的股票和債券。巴西和厄瓜多爾債券在去年的升幅均接近100%,而阿根廷、巴西和委內瑞拉的股市在去年同樣升值了超過100%,其中個別股票的升幅甚為驚人,譬如阿根廷電訊在去年便錄得400%升幅,巴西的Gerdau和CVRD的升幅亦分別有3倍或以上。
我特意提出這些突出例子,是因為我深深關注到,現時無論處身全球哪一角落,我們均已進入了另一次的投資狂熱中,而今時今日要找出一隻價格仍然相宜的股票,實在非常困難。債券在現水平已難言吸引,而股票亦已升至甚高的水平,在美股的例子,更可以說是非常之高,商品價格的升幅亦已頗為可觀,譬如鎳的現價便比2002年低位上升了4倍有多。
此外,無論我去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所見所聞皆是一片樂觀的情緒,絕少聽到有人會關注股市已形成泡沫,可能出現另一次的拋售潮。亦基於此,我深深覺得,現時並非入市購買任何東西的適當時候,我們所需要的是耐性,即等待一個足以吸引我們再次進入投資市場的合適時機。
實際上,雖然不少地區的股市在過去數日仍然相繼創出新高,但亦有很大量的個別股票已開始出現調整,部份股票的調整幅度更是十分可觀。以香港為例,如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和中國海洋石油(883)等國企股便已較高位回落了15%至20%之間,而鎳價在過去數日亦大幅波動,更曾錄得超過8%的單日跌幅。
現時全世界都瀰漫着樂觀情緒,投資者對未來普遍懷有美好憧憬,只有一類資產是飽受市場所唾棄的,差不多每一個人皆不會或不敢看好其前景,這種資產便叫做「美元」。
縱使我亦是相信美元終有一日會變得毫無價值的忠實信徒之一,但我同樣認為美元現時已是嚴重超賣,在短期之內應有一次較像樣的反彈,因此,在未來3個月,我會慎重考慮買入美元,沽出歐元、澳元、紐元、加元,甚至英鎊,作為短線投機選擇。
據我觀察所得,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長在過去3個月正持續收縮,這種趨勢有機會為已呈超買的股市和商品市場製造短期波動,亦可望成為美元作出中線反撲的催化劑。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