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連番硬接美元沽盤,正好反映不斷有外來資金流入香港金融體系,對股市帶來正面支持。綜觀目前資金充裕及整體經濟復甦步伐,來年香港股市仍可看好,不過,一些短期的暗湧則不得不留意了。
踏入2004年,除了國企股因受配股傳聞而借勢調整外,大市基本上是以大漲小回的格局向上攀升,而且每日整體成交平均更高達250億元。從傳統智慧分析,通常在大成交額的升市,升勢可以得到確認,然而,我對近日的股市走勢卻持審慎態度。
首先,雖然本地金融體系出現水浸的情況,但是否代表現階段資金會全面流入股市呢?這是一個疑問。其次,近日跟一些證券界朋友交流時,發現一個頗值得留意的現象,就是大部份散戶開始透過孖展買賣股票,而且所借貸的金額不少,這正好反映近日股市成交大,並非由「實錢」所推動,散戶們的戒心亦開始減低。假若股市相安無事繼續向上,問題也不大,但只要出現一兩日的大幅度調整,部份投資者便會因為過度借貸炒賣而被迫斬倉止蝕,加速股市調整幅度。
上述情況出現與基本因素無關,只是過度借貸,買賣的必然連鎖反應,因此,現在透過過度孖展買賣的投資者,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悲劇」會隨時上演。
另外,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近日不論是國企股還是藍籌股,一日之間的上落幅度非常大,這正好反映出市場參與者的投資心態已開始轉變。03年下半年所出現的升市,是一些極有耐性的投資者(基金或機構性投資者)逐步入市作中長線的部署,然而,近日整體股市卻由「投資市」轉向「投機市」。市場資金對個別類型股份作短線追捧,當錄得相當的升幅後,便會離場換馬至其他落後的股份。好像上周初市場資金先炒地產股,再換馬至電訊類股份,便是最佳的例證。
在這種炒資金流向的投資市中,散戶最容易接火棒,若果是用「實錢」買貨還可以一守,但若以過度孖展炒賣,可能很快便要止蝕離場。
再者,自03年尾出現新股熱潮後,不少散戶透過認購國壽(2628)、紫金(2899)、長城汽車(2333)等新股大有斬獲,因此對來年的新股充滿憧憬。好像近日招股的中國錄色食品(904),便獲得1600倍超額認購,可謂史無前例。該股獲得如此大倍數的超額認購,原因當然是其集資額較細(約一億九千多萬),但撇除這個因素,不少投資者入票的原因,都是希望新股神話能延續。一旦市場充斥這種「僥倖」心態,大家便應提高戒心了。
綜而論之,目前股市雖未去到瘋狂階段,但短期的泡沫已開始形成。入了市的朋友應開始小心,現階段採取的策略是,有錢賺應先行離場,未入市的,則宜冷靜觀望,切勿高追。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