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翰
港人全無期望的施政報告依然令人失望,經過去年七一和今年元旦大遊行後,強調聽取民意和以民為本的以董建華為首的特區政府不僅聽而不聞,沒有正面回應市民的政治訴求,更公開承認未來政制檢討的主動權和話事權不在香港,一切要聽命中央政府。
董建華宣布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領導的三人專責小組,首要工作是先行徵詢中央政府如何理解《基本法》有關政制發展的「原則和程序」。換言之,按照《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六十八條有關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規定必須「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訂定,所謂特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都屬「原則」問題,必須先諮詢中央意見。至於涉及「程序」的政制檢討時間表,自然也要中央首肯。
董建華短短四個段落有關本港政制檢討的交代,說明他大權旁落,在中港事務特別是政制改革方面,只是閒角一個。等而下之,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更一無是處,他所作的年底頒布政制改革檢討時間表承諾不但言而無信,連中央擁香港政改的「原則和程序」的主動權和話事權也全不知情,說明過去年多他一直只在自說自話。現時政府既已成立專責小組主責政改,為免浪費公帑和節省開支,政制事務局和局長一職大可立即取締。
中央高調介入香港政改事務,顯示中央已收回香港政改的主動權和話事權,不再信任董建華,也不信任全港七百萬市民。過去的七一大遊行和元旦大遊行,不但沒有打動中央加快香港的民主化發展步伐,反而被視為打亂了中央部署,增加了中央疑慮,與其放手讓昏庸無能的董建華主導香港政改工作,倒不如急煞車,即時熄滅港人過高的政治期望。
事實上,中央對「還政於民」的說法從來有所保留,理解與民主派和港人也不盡相同。根據原來的政治設想,香港回歸後維持行政主導,大權操掌在中央欽定再由小圈子選舉加冕的特首上,然後積極培養本地親中力量,希望假以時日可以茁壯成長,再將權力轉移,形成中央可以信賴和接受的「民主」局面,所謂按照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此之謂也。豈料回歸六年,董建華弄得民怨沸騰,二十三條粗暴立法,又全面衝擊港人的價值意識,結果觸發前所未見的民主浪潮。七一大遊行後,中央全力挺港,以為經濟優惠可以紓解民怨,重建左派政治勢力,豈料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選舉,左派全線落敗,親中政黨民建聯成為眾矢之的,完全打爛中央的如意算盤。以現時的勢態看,中央已放棄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一切打定輸數,因此兵行險着,高調叫停政改,企圖以政治權威壓抑港人的民主意願,將港人的政治訴求消滅於萌芽階段。
面對嶄新的政治局面,民主派別無他法,只能依靠人民力量,在九月的立法會選舉爭取更多議席,務求超過半數甚至更多,然後依照《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規定,在立法會動議辯論啟動政制改革程序,表達民意,令政府尷尬。
為了發揮最大的政治能量,民主派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社會力量,團結社會上最大多數。但要做到這點,民主派的政治目標一定要明確無誤,政治立場一定要貫徹始終,政治原則一定要堅定不移,才能號召群眾,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