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觀眾 - 李純恩

農民觀眾 - 李純恩

蘇玉華演話劇《寒江釣雪》,因為男主角是粵劇演員李龍,所以在劇場裏引來了一班以往捧粵劇場的阿婆阿伯,台上演員演出,台下阿婆阿伯自顧自大聲交談,看到男主角打了女主角一巴掌,觀眾中馬上有人大聲喝采:「打得好!」
看大戲不用肅靜,從前戲院子裏小販到處亂竄,挎着籃子賣涼果賣瓜子,戲院子裏的伙計則穿插在觀眾席上沖茶倒水,誰想要一條熱毛巾,伙計一甩手,毛巾就扔到面前。
如此嘈雜的環境,是中國戲院一大特色,中國觀眾千百年來,會聽戲會揀角,就是沒有「觀德」。他們隨心所欲,進了戲院,照樣旁若無人,大聲招呼大聲說話。這也是一股習慣勢力,流傳至今,從無改變。前些天有朋友去維也納旅行,買了票進大劇院聽交響樂,誰知碰到一個附庸風雅的台灣旅行團,個個西裝筆挺坐在劇院裏,卻有一半人脫了鞋把腳翹起來「乘涼」。有幾個耐不住眼睏,鼻鼾聲響得叫周圍人尷尬。
從前中國革命解放區流行一個話劇叫《白毛女》,故事說農民如何受惡霸地主欺壓。解放軍的文工團在各地農村巡迴演出,農民觀眾在台下看得投入,經常會衝上台去痛打那個演惡霸地主的演員,其他農民見了,就在台下助威,大叫:「打得好!」群情激憤,每次都要工作人員死命拉開,才不致搞出人命。
傳統中國戲迷的身上就是有這麼一種「DNA」,不管世界進步,無論場地變化,理得你是交響樂還是芭蕾舞,是話劇還是大戲,他們一視同仁,想吵就吵,想喊打就喊打。見到蘇玉華被打而沒有衝上台去打埋一份,已經算是給足蘇小姐面子,非常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