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周在一個投資課程中,討論如何去選擇優質股份,開始前曾問及各學員對優質股份的要求,發覺大部份回應都是差不多,均認為股份有盈利能力,又或者能為投資者帶來賺錢機會的便屬於優質股份。筆者認為這些答案雖然可以接受,但仍有不足之處,尤其是市場上有過千隻股份,能夠符合該兩個條件的股份相當多,不過並不是每隻股份都可以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優質股。
由於投資者有不同的回報要求,有部份投資者願意接受較高的風險來換取更高回報,但有些則願意放棄高回報以換取較低風險。另外,投資者的投資年期長短不一,因此,在股市上並沒有一隻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符合所有投資者要求的優質股,最基本仍然是要符合投資者的回報及投資年期要求。
就以近期當炒的國企股為例,早前在石油類股份急升帶動下,國企指數由9月底接近3000點水平,3個月間升至上周5400點樓上,之後指數跟隨石油類股份調整,過去幾天累積的調整幅度超過1成。
這段期間,國企股走勢的確出現很明顯的改變,不過以較宏觀角度來看,除了有分析員指國際原油價格有可能會在今年回落外,這些原本被認定是「優質股」之整體業務並沒有太大變化,他們仍然是之前的股份,雖然在股價表現上不同,他們的「質優股」標記仍然不變。不過,由於價格已經升至一個不合理水平,失卻了長線投資的價值,但在市場資金非常充裕下,股價只要有足夠調整的話,短線投資仍然是可取。
筆者相信在外圍股市未有太大變化,以及在國內未有推出緊縮政策前,指數短期應該可以在4800點之前企穩,短線投資者可考慮在該水平博反彈,不過作為長線投資者,由於國企今次上升完全是由熱錢追捧,在累積升幅仍然頗高下,股份最終回報及表現並不合比例,入市要多作考慮。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