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被委以重任,抓緊機會表白精忠報港的決心,自言「喝香港水,流香港人血」(照計順理成章說成「小香港便」才夠工整),大概能感動幾個土生港燦茂里。
施政報告翌日到IFC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非洲的天使》的觀眾不算多,唐番各佔一半,喝的相信是香港水,流的卻是混血。看外語片就最適合。
電影中的猶太白人與非洲土著因為納粹迫害,戰亂造就緣份將黑白人種拉近。雖然同一天空下,黑白界線依舊壁壘分明。落難時這條界線變得模糊,太平後,從西方來的過客馬上意識到,這個國家雖好,但始終不是我們的家。曾蔭權那番「土生土長」愛港論,忽然麗音配成德語似的,在銀幕一遍一遍反覆訴說。從事法律專業的丈夫要回德國開創戰後新局面,已經適應非洲農莊生活的妻子質問:你信得過那些殺父仇人?你對那片地方還有信心嗎?丈夫去意甚堅答:我對人仍存有希望。夫妻最後選擇離開非洲莊園,只有年輕的女兒天真問,可不可以連家廚阿烏也帶回家。阿烏不等主人告別,自己先行離去,把主人曾經送給他的律師袍棄下,一人一狗漸行漸遠消失在荒漠大地。
非洲禿土留不下天使,天使只屬於七大經濟強國。經濟掛帥的香港,天使是混混地的雜種,雙語流利,形象百變,一時掃把頭,一時束煲呔。天使會帶你回家嗎?Nowhereinheaven。天使會帶自由行客大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