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職工盟分析三十三間恒指成份股公司於二○○二年的盈利狀況,發現除了電訊盈科及會德豐出現虧損外,其他財團都有盈利,不過部份財團員工的薪酬卻出現負增長,在過去兩年薪酬平均減少百分之○點四八,減幅最高更達兩成。工會促請有盈利的公司應與員工分享經濟好轉的成果,今年最低限度應加薪百分之五。
據職工盟的調查顯示,三十三間恒指成份股公司○二年度平均盈利增加了百分之九點五一,三成六公司的盈利增幅達百分之十以上,其中以國泰航空的盈利增幅最高,○二年較○一年的除稅後盈利大幅增加四點七倍。至於盈利最高的五大公司,則依次是滙豐控股、中國移動、和記黃埔、恒生銀行及長江實業。
雖然公司盈利可觀,不過員工卻未能受惠。職工盟同時訪問了四百二十五名於上市公司工作的僱員,發現在過去兩年該批僱員薪酬平均下跌百分之○點四八,減幅最高者達兩成;與九七年相比則平均減百分之二點四,減幅最高三成。至於員工的工作時間卻增加了一點一三小時。被訪者期望在經濟好轉下,今年平均可獲加薪百分之五。
職工盟勞工事務委員會主席葉岳峰昨在記者會上批評,香港僱主聯會早前呼籲會員凍薪並不合理。在過去幾年,社會上出現減薪裁員潮,現時僱員提出希望加薪百分之五的要求,實在十分溫和。
他期望各大有盈利的公司,能響應員工要求,至少加薪百分之五,與員工分享經濟復甦的成果,同時要求政府恢復集體談判權,保障工會代表工人與僱主就薪酬福利展開談判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