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超級市場出售過期食品有惡化迹象,民建聯上月巡查八十二間超市,共購得五十四件過期食品,數目較去年同類調查增加八成,其中半數過期食品來自港島東區及灣仔的超市,包括一杯已過期十個月的朱古力碎粒。該黨批評超市貨架管理出現嚴重錯漏,當局的巡查工作也明顯不足。 記者:倪清江
上述調查在去年十二月十六至二十九日進行,對象包括百佳、惠康、華潤、吉之島、大昌食品及家興共八十二間分布全港各區的超級市場;調查人員從超市貨架售賣的食品中找尋過期貨品,結果共找到五十四件。不過,民建聯一改過往同類調查的做法,拒絕公開貨品來自哪些超市。
民建聯購獲的過期食品包括罐頭、奶類產品、零食、果汁、凍肉及包點等,過期時間由一日至數個月不等;其中一盒在北角一間超市發現的朱古力碎粒,杯蓋上「此日期前最佳」標籤為去年二月二十八日,逾期達十個月。
該黨的調查人員分別到十六個地區支部的超市調查,結果在其中六個的超市發現該批過期食品,涉及二十五間超市;其中港島東支部最嚴重,該區(即東區及灣仔)有三間超市被調查,有關人員共發現三十件過期食品,佔總數五成半。
根據該黨去年一月進行的同類調查,從八十七間超市只發現三十件過期食品;今次調查發現的過期食品增加八成,是同類調查進行以來第二多(見表)。
民建聯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議員楊耀忠,昨在記者會上批評售賣過期食品的超市罔顧市民健康,管理貨品欠妥善,促請各超市加強監察,食環署亦要派員多加巡查。
該黨去年十二月中旬另成功訪問約一千名市民,四成半表示曾買到過期食品;當中半數有將之棄掉,三成多則到店舖要求退款,但有一成人表示照樣進食。調查亦發現,半成受訪者購買食品時沒有檢查最佳食用日期的習慣,五成四則每次均有檢查。
惠康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由於未看過民建聯的調查結果,暫不作評論;她重申,每間分店店員每日都會檢查食品的食用限期,公司又會派人到分店巡視,確保出售的食品未過期。
百佳發言人也表示,每間分店有專人負責跟進食用限期,並會優先檢查「即將過期食品」名單上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