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跌至斷交以來的新低點後,美國親台立場鮮明的中國問題專家譚慎格突然披露,台灣雖承諾停止研發核武,但仍藏有核武計劃所需的完整藍圖及數據,他並將此一計劃與北韓的核武計劃相提並論。台軍方認為,譚慎格此言,是要提醒美國政府必須固守台灣安全底線,否則將迫使台灣走回發展核武的舊路。
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JohnTkacik),在最新一期《中國簡報》中,發表題為《台灣核武,北韓核武》的文章,指台灣仍藏有啟動核武計劃所需的全部藍圖及數據,而台灣核電廠六座反應爐繼續出產含豐富鈾的燃料棒。今天在台灣,只有高層領導人確切了解核武計劃究竟如何。
譚慎格表示,台灣研究核武計劃可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台灣先在一九六九年從加拿大引入研究用的反應器,並同時從法國、德國及美國購買設備,開始研究核燃料再處理技術。一九七六年,時任總統蔣經國更語帶玄機地說:「我們有能力、也有設備製造核武,但我們絕不製造。」不過,在美國巨大壓力下,台灣停止研發核武。
但到一九八七年,台灣又重新啓動核武原料鈈的再處理工作,當時的美國總統列根獲悉後,翌年派出特使前往台灣,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台灣停止核武計劃,否則美國的軍事支持及核電廠燃料供應將立即中止。剛接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惟有簽字承諾停止研發核武。
不過,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機中,李登輝重提研究核武,但三日後改口。
對於譚慎格的文章,台灣國防部昨天作出否認,強調台灣不擁有、不發展、不取得、不儲存和不使用核武的「五不政策」,台軍遵守國際防止核武相關條約的原則。至於李登輝曾在九五年重提核武研究,國防部發言人黃穗生說,從未聽聞類似消息,台軍目前沒有任何發展核武計劃。
台灣《中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