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健康專家都鼓勵人們吃三文魚,因為它含有「亞米加三」(Ω-3)脂肪酸,可減低患心臟病機會,但美加科學家發現,人工飼養的三文魚所含致癌化學物比野生的多,以歐洲的尤為嚴重,建議最多只可每四個月吃一次歐洲人工飼養三文魚。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多家大學的科學家,從歐洲和南、北美洲十六個市場收集了兩公噸人工飼養和野生的三文魚,分析十四種致癌物質和其他有毒物質含量。
他們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研究報告,指人工飼養三文魚的致癌物質聚氯聯苯(PCB)和殺蟲劑含量,比野生的三文魚高很多。
歐洲的人工飼養三文魚受污染程度,比在南、北美洲的三文魚嚴重,其中蘇格蘭的人工飼養三文魚含最多有毒物質,含量是受最少污染的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的十倍。
科學家指出,以每餐吃二百二十五克三文魚肉計算,每月吃八餐野生三文魚所吸收的有毒物質仍符合安全標準,但吃蘇格蘭和法羅群島人工飼養的三文魚卻只能每四個月才一次,美國飼養的三文魚則可每個月吃一餐。
科學家認為歐洲人工飼養的三文魚受到嚴重污染,可能「與飼料含大量魚和魚油」有關,因此若想減低污染,飼料應盡量加入植物、少用魚。
不過,負責監控蘇格蘭三文魚質素的組織,以及美國瑞典和挪威,都指研究結果有誤導、誇張之嫌。組織技術顧問韋伯斯特說:「事實是,研究結果指人工飼養和野生三文魚的有毒物質含量,未有超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標準,蘇格蘭三文魚所含PCB和二噁英也比國際監察組織定下的水平低。」
美國珀杜大學科學家桑泰爾亦認為,進食三文魚的好處,超過任何可能的風險,因為三文魚有蛋白質、維他命D和對心臟有益的脂肪酸。英國食品標準局也認為,研究結果未有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