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如花的傾慕讚善,不絕如縷。種種前生恩怨,通通幻化成美麗哀思與緬懷。一切是那麼人性,萬般的熱淚肝腸,砌成一台臨時搭演的戲台。台上眾藝人在聚焦的燈火下,表演調度恰如其份,但總是有哪麼一點遺憾。就是了,戲棚穿了那麼一點崩,拉雜中,乍見錢銀的轇輵,是非指摘,挑撥唆擺,只一個錢字作怪。這也難怪的,去年過身的鐵漢查理士布朗臣,病故後不多久,年輕的續絃便要被迫跟查氏前妻的子女對簿公堂,為幾個銅板的遺產互揭瘡疤,互數不是。清官難審家庭事,香港最經典的世紀娛樂圈爭產案,連續上演多月,紅了一家姓鄧的。可憐叫做慈善伶王的那一位,長埋黃土,死而後已,卻未能為家族的醜事躲開,在黃泉路上劃清界線。真正的慈善,是將家產悉數捐獻,造福社群。家屬鄉里無緣染指,遠離魔鬼的誘惑,一乾二淨。這是在生時的必要智慧,莫待兩眼翻白,留下一堆鈔票,陷身邊人於不義。
娛樂圈是個繁花似錦的銷金窩,搵銀容易,燒銀紙不難。財來財空,是舞影的循環。不必嗟歎肉赤,管理歌酬片約頭頭是道的,是隨時可以做唐英年的經理人而不是巨星本人。藝人要有點不吃人間煙火的藝術家脾氣,才得觀眾緣。投資睇數太精明,個個像翻版任志剛與林鄭月娥,娛樂圈悶出鳥來了,有甚麼瞄頭。視舞台為終極總站的藝人,盡情大花筒,不剩一個零頭,入土為安,旁人是沒話說的。除非藝人叫做港英政府或者末代港督,過身時適逢九七大限,條數則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