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建國際(171)出現非控制性股權變動,使股價出現狂升,早在去年12月初,股價仍低於1元,昨日最高價為2.775元,1個月的升幅高達1.8倍,反映市場投機味極濃。
投機的焦點,在於財政部屬下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增持股權,由13.4%增至27%,成為單一最大股東,而原來最大股東SGIHL(由管理層佔60%)所持股權由15.2%降至9%,中國建設銀行屬下所佔股權由8.4%降至1%。
信達資產所增股權源自SGIHL及建設銀行,並非在市場購入,原來兩名股東中基投資(銀建佔50%)佔11%及光大集團佔8.28%,曾於市場沽售減持,特別是昨日大量成交,現時所佔股權不易估計,有待進一步公布。
信達資產增持股權的代價,是每股1.75元,較銀建去年6月底的資產淨值1.6元折讓8.57%,但值得注意的,銀建仍實益佔江西銅業(358)股份約1.25億股,估計帳面值每股低於1.7元,現價則為4.725元,銀建每股增值28仙,即每股淨值增至1.88元,交易價的折讓應為6.9%,信達增持股價的代價算是合理,股價則遠高於資產淨值,看來有違常規。
過去的銀建,成交不活,大部份時間在80仙至90仙之間上落,較資產折讓(不計江西銅業升值)45%左右,銀建業務為物業投資及發展,以及投資於內地基建業務,亦投資於江西銅業,此類資產組合,尤其以內地物業為主,出現折讓難免,特別是交投並不活躍,料不到成交轉活之後,股價較資產值有相當溢價,昨收2.45元,溢價已達30%。
信達成為大股東,管理層並無轉變,但銀建將與信達研究共同開展金融投資及資產管理業務的可能性,適當時便再作公布。
銀建02年曾作業務重組,將非核心業務出售,已稱候機投資於金融業,而信達早年成為股東時,市場亦憧憬注入資產管理業務,現在,兩項可能的發展,再成為炒賣的概念。
短期股價大幅飆升,確實不可思議,而昨日成交高達1.82億股,是市場的成交,不包括信達增持的1.78億股,雖則股價波幅逾15%,收市價2.45元,仍較公布交易前升19.5%,儘管投機味甚濃,但龐大成交下,看來投機潮不易即時冷卻。
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