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危機升級<br>1/4生物50年內絕種

全球暖化危機升級
1/4生物50年內絕種

本世紀中葉,地球可能會出現自恐龍絕種以來,最大宗的物種滅絕事件。由英國科學家領導的研究最近指出,至二○五○年,全球暖化將導致一百二十五萬種、即全球逾四分一的陸上生物滅絕,數以十億計依賴其他生物為食物與藥物的人類,亦受影響。

這項《氣候轉變導致的滅絕危機》研究,是由英國利茲大學科學家托馬斯領導,參與的十八位科學家來自全球各地。報告刊登在周四出版的英國《自然》科學雜誌。

125萬種生物步恐龍後塵
托馬斯研究小組研究過全球六個擁有許多陸上生物的地區,包括澳洲、巴西、哥斯達黎加、歐洲、墨西哥和南非,並利用電腦預測這些地區中一千一百零三個物種(包括植物、哺乳類動物、雀鳥、爬蟲類、兩棲類動物、蝴蝶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在一九九○至二○五○年之間的生存情況。
這些地區中的生物數量,共佔地球陸上生物的兩成。
研究設定了短、中、長期氣候變化情況,分別為至二○五○年,全球氣溫平均上升攝氏零點八至一點七度、上升攝氏一點八至二度,以及上升超過攝氏二度。
得出的結論相當驚人。科學家估計由現在至二○五○年,這六個地區合共會有一成半至三成七生物絕種,氣候轉變令一些物種再找不到適合的棲身之所。托馬斯依此推斷說:「我們說的是一百二十五萬種生物,這是個龐大的數目。」
以澳洲為例,該國有逾四百種蝴蝶,至二○五○年將減少一半。巴西一個有多種動植物的地區,屆時也會減少最多達四成八的植物,當中不少可能有科學和醫療價值。
地球氣候轉變,主要由於人類的汽車和工廠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托馬斯指出,逾一百萬種受威脅的生物雖然不會全數在二○五○年消失,但數目將減少,趨向絕種。

數以十億計人類受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管特普費爾警告,「百萬種生物受威脅的數字可能是低估了」,就連人類也不能置身事外:「若有百萬種生物因全球變暖而滅絕……數以十億計人類、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的人也將受影響,因為他們的食物、醫藥和棲身之所都依賴大自然提供。」
聯合國指這項研究顯示,世界各國需要支持限制排放廢氣的《京都議定書》,制止因人類污染而造成的全球氣溫上升。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