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休息市民自有生機

政府休息市民自有生機

盧子健
香港市民對施政報告沒有甚麼期望,據說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是「休養生息」,面對這四個字,我不禁苦笑。如果「休養生息」真的是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顯示董建華領導的特區政府是何其脫離民情。

如果香港社會要休養生息,應該是在過去幾年經濟最艱難的時候。近日香港經濟出現反彈,各行各業熱火朝天,氣氛良好,但不少企業與個人仍要追回過去幾年的失地。現在絕不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而是抓着機遇、大力拼搏的時候。

應讓市場主導
真的要休養生息的應該是政府。其實政府從來都應該休養生息。香港是一個市場主導的自由經濟體系,即使政府有能,多加干預也不會有甚麼好結果。如果政府無能,不但事倍功半,更會為社會帶來災難。
九七年底香港受金融風暴打擊,主要成因是外圍因素,本地原因是資產通脹所造成的泡沫爆破。泡沫是經濟循環的正常現象,經過時間消化後,經濟增長會重拾動力,回到升軌。
遺憾的是政府與一些「有識之士」大談香港經濟轉型,又說香港競爭力不足,因此提出這樣那樣的「轉型」措施。香港由九八年初至今「團團轉」了六年,經濟的基本動力還不是金融、地產、貿易、服務業等。搞了個「五癆七傷」,我們甚麼型也沒有轉過,因為從一開始就不需要轉型。
在金融風暴後的幾年間,政府應該做的就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方針。一九九八年的財政預算案推行了一系列退稅措施,本已有利經濟在九九年和二○○○年實現復甦。當時除了這些措施外,政府應該抓好本身的「減肥」,以適應泡沫爆破後新的成本環境。
一九九九年初,當時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林煥光曾經推出公務員體制改革方案,但未幾因為政治阻力而束諸高閣,從此林煥光投閒置散。此後幾年,政府在社會上製造新的「轉型泡沫」,本身的「減肥」計劃卻不斷推遲,終於導致經濟低迷延長幾年、政府財赤不斷攀升這樣一個困難局面。

撤除錯誤政策
明白過去幾年政府失誤的要點,就會明白現在不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政府要做的是將過去錯誤的政策逐一撤除,而且應該向公眾明確宣布,使社會減少干擾、減少混亂。
與此同時,企業與個人應抓緊時機,乘着經濟反彈的勢頭,全力拼搏,爭取經濟早日擺脫退縮局面,希望資產重新升值後一眾負資產業主脫離苦海,形成經濟繼續上升的新動力。
上述要做的其實並不難做,最難的是政府領導人要放下虛榮,承認失誤。如果施政報告真的要有一個適合港情的主題,那應該是「覺今是而昨非」。不過,很坦白說,我不相信特首會這樣做,對此也沒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