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人保財險(2328)、中國人壽(2628)及福建紫金(2899)為港人帶來另一次的認購新股高潮,今年,相信更多內地國企、民企股會來香港上市,市場估計今年的總集資額為1000億。大量新股來上市,對銀行、對港交所(388)都有好處,相信今年香港的銀行系統可以從新股上市申請中做至少2萬億的貸款生意,今年股市的交易總額至少也有5萬億,看來你的投資組合中不該少了港交所的股票吧。
去年,以升幅計,東方海外(316)是最受矚目的港股之一,原因是因為船務企業是一門固定成本開支佔總開支比較重的生意,有貨運或無貨運,船隻都得折舊、都得行走,全年開支幾乎固定,因此生意好的時候,利潤會以倍數上升。
港交所也是屬於這一類企業,股市成交額大或小,港交所的開支不變,但成交額大,港交所的收入就會增加,因此估計港交所今年的利潤也會以倍數增加。
另一些類似這種情況的企業是地產代理及零售,但地產代理與零售業在生意大增之後,可能面對業主加租金的壓力,部份壓抑了利潤上升的幅度。而且,零售業的「入場費」比較低,如果有某些零售商店利潤暴增,很快地就會有其他人加入競爭。儘管更多城市的居民會加入自由行,零售業的確前景似錦,但在激烈的競爭與租金日增的壓力下,零售股的炒賣是應該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從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零售業的利潤最終得與商店的業主分享,因此,自由行概念是應該開始從零售股轉到地產股,特別是擁有大量商場的地產公司的股票。只可惜,香港並沒有純商場的地產公司,也許,去年長實(001)在新加坡上市的REITs式的基金今後會受追捧。去年長實在新加坡上市的REITs,就是分拆旗下的5家商場組成的,當然,不要忘記,房委會也想將屬下商場上市,記得申請。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