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新會計制度與財赤

曾淵滄專欄:新會計制度與財赤

財經事務局局長馬時亨當年初上位的時候,以一句「得花很多時間與人吃飯而沒有時間看文件」,導致市民對他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最底部,但最近他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推出一套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雖然這個舉動在傳媒上所佔的篇幅很少,但我認為這將是非常重要的行動,會全面改變今後香港公共財政政策,貢獻很大,值得嘉許。
目前港府的會計制度,稱為現金收支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政府的一切收支,皆以政府收到的現金及支出的現金為唯一計算基礎,這與所有企業界所用的會計制度完全不同,是相當落後的制度,不能真正反映政府的財政實力。
舉例說,政府拿出一筆錢注入九鐵以建鐵路,這筆錢在現制度下是一項開支,是花掉的,但是,全世界的企業不會將這筆錢當成開支,而是投資,實際上政府只是將現金變成九鐵的股票。在現制度下,九鐵所賺的錢則與政府完全沒關係,除非九鐵將一部份手上多餘的現金還給政府,這才叫收支。
另一方面,一名公務員退休,他將支取長俸至死亡,在私人企業,這是僱主欠僱員的錢,是負債,但目前香港政府的會計制度則完全沒考慮這筆負債。這是很不負責任的會計制度,這等於是將今天不知金額的政府負債推給將來的政府,將來的政府要承接的是一筆不知有多少、可能是天文數字的負債。
馬時亨的新會計制度對香港政府的公共財政政策影響最大的部份,應該是金融管理局所管理的1萬億港元所賺取的利潤,目前的制度,這筆利潤與港府無關,在新的制度下,這筆利潤就是港府的利潤,只要任志剛有能力每年利用這筆錢賺5%的利潤,港府就有500億的收入,赤字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