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桶廢料暴曬散毒三廈疏散

98桶廢料暴曬散毒三廈疏散

【本報訊】違法者罔顧公眾安全,將九十八桶有毒化學廢料胡亂棄置,消防員昨日在元朗工廠區及山邊分別發現兩批「異氰酸酯」及「二甲苯」有毒化學廢料,引起化學氣體擴散及爆炸驚魂,要疏散附近工業大廈的工人及射水降溫。稍後由化學廢料處理公司及環保署人員,協助將所有危險品撿走,幸事件中無人不適。

化學物品膨脹冒煙
事發於昨上午十一時許,市民在康業街察覺有異味擴散報警,消防員到場在行人路上發現四十八桶每桶二十五公升裝的鐵罐(全部一千二百公升),圓桶約四十五公分高、三十公分直徑,屬第四類危險品的異氰酸酯,疑放在路中被太陽暴曬,引致鐵桶內的化學物品膨脹,繼而滲漏冒煙。
消防新界西區副指揮官丘志安指出,異氰酸酯主要用來加工製造沙發的乳膠,屬有毒化學物質,吸入會出現氣喘、眼角膜混濁及化學性皮膚炎,大量吸入更可令人死亡。
五十名消防員在場協助,隨即封鎖現場近三百平方米範圍,包括石油氣的士加氣站在內,又疏散三幢工業大廈數十名員工離開。至傍晚五時許,消防召來化學廢料處理公司人員,以多個大膠桶裝載該批鐵桶運返該公司處理,至於漏在路面的一些化學品則用沙泥埋掩,然後鏟走。
另一方面,在下午一時許,距離上述地點三公里的山下路又發現五十個外形相似、盛載二甲苯的鐵罐。由於二甲苯可燃性高,為免暴曬引起爆炸,消防員開喉射水降溫,稍後化學廢料處理公司及環保署人員協助將該批危險品搬走。消防初步調查後,懷疑兩批化學廢料屬同一家公司棄置。

廢料可暫存危險倉
至於被棄置的二甲苯屬於第五類危險品,是無色有毒液體,易燃易爆,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劑,亦可用於製造炸藥、染料及殺蟲劑等。急性二甲苯中毒會出現暈眩,嚴重者會死亡。
根據環保署規定,要處理化學廢料需向環保署申請登記證,並繳付二百六十五元,登記證三十日後發出,其間須租用危險品倉庫存放廢料。一般要三個月後才可將廢料運往青衣的化學廢物處理中心,環保署會在廢料處理完畢後寄出收費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