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菜:<br>芫荽籽做醃料秘製惹味印尼沙嗲

住家菜:
芫荽籽做醃料秘製惹味印尼沙嗲

串燒好多人都鍾意食,特別是冬天的時候,街上的串燒檔便最受歡迎。其實要自己在家做串燒也不是很難的事,只要掌握到所用的材料便可。而提到串燒,當然會想起印尼的沙嗲,今次的印尼華僑讀者便要教大家做他家鄉的秘製沙嗲,以及傳統的印尼黃薑飯。

記者:謝翠玲 攝影:蔡鴻雯
示範:馬鞍山讀者丘先生

在印尼出生的丘先生,在當地住了二十多年,是土生土長的華僑。雖然在香港定居多年,但對於印尼的種種還是很深刻。今次示範這個秘製串燒,是丘先生從小至大都經常食到的街頭小吃。

至於那個看似簡單的黃薑飯,是丘先生近年回家鄉玩時,從大哥家中的傭人那裏學到的,而且是簡化了的電飯煲版本。由於黃薑飯一般配以牛肉、魚仔、薯餅等多種食物,工序繁複,在印尼餐廳,這個飯通常都只出現在星期六、日的菜牌上。不過家中吃當然會簡單點,但也有五、六樣配菜,十分豐富。

印尼沙嗲
用咩料:
豬肉(上頭肉) 半斤
蒜頭 2粒
乾葱 3粒
芫荽籽 1湯匙
沙嗲醬 2湯匙



好易做:

自製價:$35/14串

1.先將肥肉跟瘦肉部份切開,切小粒;蒜頭、乾葱剁碎,加入芫荽籽和印尼甜醬油各一湯匙、豉油和油各1茶匙拌勻,醃一晚備用。

2.先穿三粒瘦肉,插入一粒肥肉,再穿三粒瘦肉,最頂放一粒肥肉。



小貼士:
1.上頭肉連皮買回來後才分開肥肉跟瘦肉,這部份比較肥,燒熟後肉質也不會變乾。
2.將肉串起時,也要留意肥肉跟瘦肉比例,每串只放兩粒肥肉。

3.將串燒放在烤爐上燒熟,其間要不停反轉以免燒燶。(如果家中沒有烤爐,也可將串燒用鑊煎熟。)

4.將沙嗲醬用剛過面的熱水開勻,加入少許甜醬油,便成蘸食用的沙嗲醬。

特別材料介紹:
串燒的香味,不是來自最後沾食的沙嗲醬,而是來自醃肉的香料,而除了帶香味的蒜頭和乾葱外,最主要的香味是來自芫荽籽,在賣印尼香料的店舖有售。           

材料豐富黃薑飯
用咩料:
南薑 1小塊
米 4杯
香茅 2枝
黃薑粉 1湯匙
椰漿 1包
Salam葉 20片
斑蘭葉 2片

配飯食品建議:
印尼辣醬、蝦片、烚蛋片、生青瓜片、炸雞件、酸青瓜、炸蒜片 各適量



好易做:

自製價:$50/3至4人份量

1.將香茅切短,用刀背壓扁讓其出味。南薑切薄片。

2.將米洗淨,加入椰漿、鹽1茶匙、香茅、南薑片、黃薑粉、Salam葉和斑蘭葉,再加水以電飯煲煲熟。



小貼士:
食印尼菜很多時都會配以酸青瓜同食;將糖、鹽、醋和乾葱跟洗淨抹乾的青瓜粒同醃,二小時便可食用。可按口味加入辣椒,每餐食前才醃味道最佳。

3.飯熟,將香葉丟棄,把飯盛起。

4.將飯配上印尼辣醬、蝦片、烚蛋片、生青瓜片、炸雞件、酸青瓜,最後在飯面加上炸蒜片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