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對政制檢討大開倒車,不但令民主派憤怒,連部份親北京政界人士也大失所望。有港區政協私下分析,今次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後,中央罕有地迅速表態支持董以「開倒車」方式處理政制檢討,顯示北京會以較強硬的態度,回應港人的民主訴求,情況令人憂慮。
雖然特首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領導的工作小組,與中央商討有關政改的安排,曾蔭權在記者會上不斷強調不會出賣港人利益,但有親北京商界人士悲觀地說,今次安排根本是處理23條立法的翻版:「即係先問准北京對政改底線去到邊,可以做乜,唔可以做乜,幾時先可以做,到時特區政府只可以喺呢個框框入面玩」,他指曾蔭權「根本無得選擇係咪維護港人利益。」
工聯會立會議員陳婉嫻則批評特首一方面說會貼近民意,「對民間訴求講咗好多好美麗字眼」,卻未有提出政制檢討時間表,她認為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下,特區應該可以提出本身的政制檢討諮詢時間表。
有港區政協私下分析,港澳辦及官方新華社在施政報告公布後,瞬即發表聲明及文章挺董,顯示中央「唔會屈服喺民主派遊行之下,要喝住港人爭取民主叫價」,但他擔心,特區自揭中央喝停政改「底牌」,「即係將港人矛盾轉去北京,咁係相當危險」。
時事評論員劉銳兆認為,北京明顯對政改未有最後方案,所以特區政府只有用拖延手法,他批評董一直未有向中央解釋7.1大遊行背後真相,令北京擔心民主派背後有敵對勢力控制,結果弄致今天局面。
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陳弘毅表示,施政報告內未有提及政改時間表,顯示政改涉及中央政府與香港的關係,政府需要諮詢中央政府。
有份起草《基本法》的內地法律專家蕭蔚雲認為,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七年就要普選,那還要循序漸進幹甚麼?那我們當時就寫下了,還等到現在。」
會計界議員李家祥亦不滿沒有交代政改諮詢時間表,「講得最多反而係(徵詢)中央點處理,畀人感覺佢過於側重『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