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人:年輕人隨時負資產<br>胡亂助創業幫人變害人

李卓人:年輕人隨時負資產
胡亂助創業幫人變害人

【本報訊】港府數年前推出的成年人自僱創業計劃,製造了不少失敗個案,特首昨又宣布動用三千萬幫助年齡僅十八至二十四歲的年輕人創業。民間團體和立會議員批評政府藥石亂投,因為創業比打工更需要經驗,有關計劃或會令年輕人破產,「幫佢變成害佢」。 記者:譚暉、盧文烈、馮永堅

另外,團體及議員又指摘政府只延續約四成臨時職位,令餘下一萬多名合約即將屆滿的臨時工被迫失業,變相推高失業率。
據僱員再培訓局資料,由○一年九月至去年十一月,共有七百多名成年學員完成「自僱創業」課程,其中二百七十八人嘗試創業;在創業人士中,有一半創業失敗。

「好勉強 又危險」
任職社工的香港政策透視主席邵家臻指摘,港府推出青年自僱創業是「搵嘢嚟做」。他說,做生意較打工更需要生活經驗及恒心,年輕人未必勝任;而這項試驗計劃只會刺激一些未夠成熟的年輕人,去從事一些危機更大的工作,令他們有機會成為失意商家,面臨破產,「政府只係藥石亂投」。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揶揄特首這次是「無能而治」。他質疑,成年人去自僱創業已不甚成功,現在港府又鼓勵年輕人創業,「好勉強、又危險一啲,好擔心最後搞到去嘗試創業嘅年輕人隨時變成負資產。」香港創業互助社主席鄭廣雄也稱,培訓機構應在年輕人創業前,先向他們提供實習機會,甚至幫他們找尋平租的商舖,否則容易失敗收場。

中止合約增失業
此外,李卓人又批評,現有二萬三千多個政府臨時職位,特首只宣布延續其中一萬一千多個職位,只能「暫時止咳」。然而,餘下的一萬二千多個臨時工,將在今年內被中止合約。這群臨時工的議價能力較低,相信很難再找到工作,政府此舉無疑會推高本港失業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楊耀忠批評,施政報告以延長臨時職位作為主要推動就業措施,較為被動,特首應主動出擊,以加強培訓去解決失業問題。

特首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容空泛,未有為中年失業人士提供額外援助。
張家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