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
宮部美幸那本比電話簿還要厚的熱賣推理小說《模倣犯》,最令人震慄的,還不是兩個連續殺人犯殺人的動機只是尋求快樂,而是其中一個主角還潛到被他所設下的圈套所屈,無辜地成為殺人共犯的犧牲者的妹妹身邊,假意表示幫忙,實際是欣賞受害者親人的無助境況,看到她被騙,被迫到走投無路,他便開心了。不少現實上的連續殺人犯,殺人的目的是喜歡看被害者痛苦的表情,愈痛苦他就愈過癮。他們都跟受害者不認識,談不上喜歡還是憎恨,也不必是甚麼對社會不滿,或是長期受到別人的剝削和歧視,他就是喜歡這樣做,就是希望幹下轟天動地的事。留芳百世不成,遺臭萬年也可。
地鐵縱火犯是個怎樣的人還不知道,人性中卻肯定有這麼醜惡的一面,這就解釋了人們時常疑惑的問題:為甚麼一個人明明知道不受人民歡迎,還要繼續幹下去,因為操控別人的權力比金錢更能令人興奮呀!也許當地鐵縱火犯被捉到之後,自然便有很多專家學者出來解畫,說這個社會怨氣太重啦!貧富差距太大啦!經濟不景啦!特首無能啦!種種理由都有可能,卻別忘記加上人性原來有極深層的醜惡,它可以化身為殺人犯、強姦犯、縱火犯;可以化身為暴君、統治者;又或者只是某個小官,以至是區區的區議員。
正因為人性中有這麼醜惡的東西,所以人類若要生存下去,便只有時刻提高警覺,認清表面笑臉迎人,態度「和平」(《模倣犯》那個沒人性罪犯的外號)的傢伙,原來只是個愛權力的醜惡東西。如果七一和一一遊行真的改變了香港人的政治意識,爭取直選固然是首要任務,重要的還是要時刻提高警覺,看看身邊有那個人背包裏放的不是書報雜誌,而是石油氣、天拿水和棉布。這就要我們不斷地醒覺,不是三分鐘民主熱,認清誰是說真話,有哪個黨換了人卻換不了藥,依然不說人話。民選不是終點,民主選舉也可以選出一些垃圾來,認清垃圾,然後用民選將垃圾掃除才是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