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坐下來好好花點心思,寫寫對特首施政報告的期望,忽然想起還未看早報,於是先看報。一打開,就看到探險漫遊車《勇氣號》成功登陸火星的圖片,嘩!太精彩了!無涯無際的大地散佈着岩石,一片原始荒涼;然後有這座不知是機器還是樓房的東西踞坐着,攤開着一塊又一塊,重重叠叠的曬板似的金屬方塊,當中豎起一支高支架攝影機似的探測儀,看上去複雜而神秘,美麗極了。
旁邊的報道說,這傢伙從太空穿入火星的熾熱的大氣層,在火星表面着陸時反彈了十多下才完全停頓下來,接着是一連串自動的操作,放掉保護漫遊車着陸的氣墊,摺叠整齊,然後包藏着探測儀器的外殼一層層像花瓣那樣打開—怪不得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們看着這一幕,會快樂激動得相擁而泣。
想起歐盟早前發射的《獵狗Ⅱ號》,懷着打破火星上有沒有生物之謎的使命,卻至今音訊全無,可能已泡了湯,真是惆悵。《獵狗Ⅱ號》的設計也是十分有趣,像《勇氣號》一樣,像個神氣的小玩具。科學就是這樣,嚴肅的精神混和着活潑的童真,科學不是刻板冷漠,而是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才華。
比起火星探險,施政報告委實太沉悶了。潮流興吹風,事前大力降低世人的期望,暗盼到時稍有一兩處可取,就已能產生「喜出望外」的效應。對我施展則是對牛彈琴,我從不以期望高低評價施政報告。我堅持董建華必須確實回應七一及元旦遊行的民意,在施政報告裏提出有明確時間表的政改諮詢方案和諮詢方式。科學家能做出成績,為何管治香港做不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