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銀評價漸提高

點股壇:中銀評價漸提高

中銀香港(2388)去年升幅為大型銀行股之冠,以藍籌股計,則位居次席,大股東配售集資146億元,已創配售之高紀錄,去年初,中銀股價仍是8元,年底時已升至14.6元,12月初配售前的高價,更達15.9元。
去年上半年,中銀仍在低水平反覆,亦受過放款政策的影響,直至8月始現較佳升勢,有關人民幣消息陸續湧現,市場紛紛看好,以致有強勁的升勢。
早期中銀表現未如人意,除市勢影響外,投資者亦低估中銀存在的潛力,儘管後盾是中國銀行,而中銀香港已獨立經營,於內地的發展,將與本港銀行相同,不易獲得優待,其主業則在香港,雖然規模大,壞帳亦高,而且競爭力未能與其他銀行相提並論,是重組前遺留下來的作風,仍待進一步改善,市場低估,並非無因,印象之外,數據亦有根據。
中央對香港的一連串的有利措施,觸發市場對中銀的看好,成為人民幣清算行,已可反映其潛力,雖則清算行所帶來的收益仍未明朗,相信佔整體業績比重甚低,目前香港可經營人民幣業務有限,也是試辦性質,發展下去,香港不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屆時若能繼續擔任結算工作,聲價自然不同,配售價13.7元,市場接受,而且可以推上,與人民幣業務有關。
沙士過後,本港經濟迅速復甦,樓市轉好對銀行業務幫助甚大,破產個案減少也是利好因素,去年上半年,中銀的呆壞帳準備16.7億元,出售及重估物業虧損12.4億元,下半年經濟形勢明顯轉好,準備應該減少,而且可能將若干準備(包括物業重估虧損)撥回,對下半年業績相當有利。

至少可與銀行股同步
本欄過去估計去年中銀每股盈利為66仙,相信實際可增至70仙,股價15元,預期PE21.4倍,息率2.8厘,PE是較高水平,而股價已相當於資產值2.7倍,股價可以視作不便宜。
但從大量配售的反應熱烈,試辦人民幣業務已逐步開始,CEPA也實施,期望中的利好因素仍有QDII,預期中銀仍可從中獲利,因此,儘管不便宜,而客觀因素的影響,股價依然為市場所接受,自然不能期望股價可以再大幅上升,但至少可以與銀行股同步,於適當時候,甚至可以稍為佔先,宜中線投資。
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