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國務院日前決定,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試點,並動用450億美元(3510億港元)國家外滙儲備,為兩行補充資本金。
有關上述注資安排,將使兩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高於8%,不良貸款比率降至10%以下,符合中國證券監督管委員會設定的基本上市要求,為兩家銀行上市鋪路。
國家外滙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注資已於03年12月31日完成,沒有對內地金融市場造成消極影響。他又稱,兩行不論是本地貨幣及外幣的流動性都十分充足。是次用外滙儲備向試點銀行注資,是一種資本金投入。
國務院又要求,對試點銀行實行更加嚴格的外部監管和考核,確保新注入資本金安全並獲得合理回報。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要嚴肅追究責任,嚴厲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的不法行為。
對於內地落實注資,惠譽國際評級董事劉曙明表示,金額相當龐大,料有助改善兩行資本充足率及不良貸款,但需要確認,銀行會將資金用於減少不良貸款還是提高資本充足率,因為僅提高比率並不足夠。最好是將資金用於清理壞帳。
中國銀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表示,按照規定,這筆資金只能用於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不能用於抵銷壞帳,而獲得注資225億美元後,中行於2005年發行A股上市的計劃並沒有改變。
東亞銀行(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相信,兩家銀行很快上市,中國人民銀行的注資是希望先改善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