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時代,共產帝國發生過兩次民主譁變,兩次都由蘇聯軍事鎮壓告終。
一九五三年,匈牙利共黨政府「選」出新總理,名叫納吉。納吉早年當過兵,後來到蘇聯秘密加入了共產黨。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歸併蘇聯共黨集團,但匈牙利人一向不服蘇聯控制。
納吉上台,本來也得到蘇共主席馬林可夫的支持。但是,馬林可夫在一九五五年就被赫魯曉夫政變推翻。對於匈牙利的納吉,這本來是危險的訊號,因為他在莫斯科中央的「保家」已經失勢,馬林可夫降職為電力部長,農民出身的赫魯曉夫上了台,正式批判史達林。
納吉天真地以為,可以藉蘇聯鞭史達林之屍,增加一點「匈人治匈,高度自治」。一九五六年,匈牙利爆發反史達林的示威抗爭,要求自由經濟,納吉順應民意,竟然宣布:匈牙利退出華沙公約國組織,並委任了三名非共黨人物進入內閣。
納吉想把匈牙利變為像奧地利和瑞士一樣的中立國,既不得罪蘇聯,也與美國保持距離。赫魯曉夫在莫斯科大罵一聲:「反了」,派兵入侵匈牙利,壓碎了納吉的政府。納吉逃進南斯拉夫大使館躲了十八天,以為沒有事了,再跑了出來,被蘇聯紅軍活捉,解回莫斯科軟禁。
一九五七年,納吉的前度老闆馬林可夫被打成「反黨分子」,連電力部長也沒得做,被赫魯曉夫外放去邊遠地區看守一座水力發電廠。過了一年,納吉受秘密審判,被判絞刑。
納吉當年上台,在「中央」何嘗沒有後台?馬林可夫是蘇聯共黨總書記。但人算不如天算,馬林可夫是個短命大佬。納吉想趁蘇聯權力交接時擴大匈牙利的民主,下場悲慘。
在香港,還有那麼多人野心勃勃地想做第三屆特首,他們或許也在四出打探,在北京尋找「保家」。但當了特首,還要面對香港今後天天高漲的民主訴求,如果第三屆特首不由普選產生,這位特首的處境,肯定就像一九五六年匈牙利的納吉。
不要忘記,中國政府還是共產黨,是喝蘇聯的奶水長大的。香港想擴大民主,必須有做匈牙利的心理準備。但是,香港的政治人物中有納吉嗎?蘇聯倒台後,俄國人為納吉「平反」,找到了納吉當年被處決後埋屍的泥坑,四十年過去了,那個泥坑裏,只剩下納吉的一隻破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