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國壽有調整壓力

陸叔理財:國壽有調整壓力

猶記得在中國人壽(2628)招股的時候,我曾建議投資者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礙於市值較大的關係,中國人壽要像人保財險(2328)般在上市首天顯著上升,機會着實不大。結果,中國人壽上市首天的升幅的確比人保財險為少,但其後的升幅卻令不少人咋舌,這和中國人壽上市後多了一點外在因素的刺激有關。

不理性買盤多
於上月23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表示,打算將中國人壽納入MSCI國際指數,並於今日正式生效。受到這個消息刺激,中國人壽的股價持續急速攀升,主要原因是不少指數基金需要增持中國人壽,以平衡他們的組合比重,使組合不致和MSCI指數相距太大,因而令不少「不理性」追捧中國人壽的買盤湧現。隨着中國人壽今天正式成為MSCI指數成份股,其往後表現很自然地,將會回復基本因素上。

市盈率不合理
中國人壽的基本因素要如何評估,或許我們可以先計一計中國人壽的預測加權平均市盈率為多少。如果中國人壽的股價為$7,其加權平均預期市盈率為28倍;如果股價升至$8的水平,中國人壽的加權平均預期市盈率更會升至32倍。如此高的市盈率,是否有點不合理?或許我們可以拿宏利金融(945)來比較一下,以昨日收市價$257計算,宏利金融的市盈率為17.9倍,而預期市盈率則為16倍。相對中國人壽而言,宏利金融的股價明顯較為便宜。
如果撇除一些「不理性」的追捧,部份機構性投資者願意在高位追捧中國人壽的股份,自然和市場看好中國人壽的前景,窺測中國人壽將會維持強勁的盈利增長有莫大關連。
以過去兩年內地保費總額增長達五成,中國人壽在內地的市場佔有率又達四成計算,其預期市盈率在未來兩年可望下跌至只有約12倍。再加上中國人壽的股份有不少貨源均落在以長線投資為主要目的的機構性投資者身上,相信中國人壽的股價長線仍可以保持平穩的發展。但短線而言,因為此股的累積升幅頗大,加上失去指數基金的買盤支持,相信股價有機會下試$6的支持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