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能有效控制過敏的症狀和減少不適,但不能根治敏感症,治標不治本。
抗組織胺藥可有效地抑制由組織胺引發的過敏反應,可收乾鼻水、減少打噴嚏、止痕癢。第一代口服的抗組織藥副作用比較多,可使服用者口乾、昏睡而且藥力短暫,每天需服藥三至四次,服藥後15至30分鐘便開始見效。第二代的藥沒有這些不良副作用,藥力較持久。每天服藥一至兩次便可。服藥後約一小時始見效。但其中一些藥物不可與某些抗真菌藥、抗生素及腸胃藥同服,因可引發心律不齊。
減充血劑滴鼻藥可消除鼻黏膜充血引致的鼻塞,令呼吸暢順,但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不超過7天)因可導致反效果。口服藥則要小心用於患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
類固醇藥具有抗炎作用。可預防及治療哮喘、皮炎、鼻敏感等,口服藥可用於比較嚴重的病情。外用藥膏只需薄層塗搽。這類藥並不能殺菌,反而助長細菌滋生,所以不能單獨用於受感染的患處。如不適當地長期使用可導致不良後果。
此外,CromolynSodium及SodiumNedocromil有穩定肥大細胞的作用,可用於預防眼睛敏感。
以上各類藥物可製成不同劑型如眼藥水、滴鼻水、藥膏、氣管吸入劑等,針對地局部治療各種敏感症狀,使副作用減少,療效更大。
免疫治療是用來降低對致敏原有反應的IgE抗體含量。治療是在一段時間內重複皮下注射微量的致敏原入體內,每次逐漸增加致敏原的劑量,最後達致一定的劑量,使病人的身體建立對致敏原的耐受性,療程為期3至5年。這類治療可用於不能避免接觸致敏原或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由於治療可引發嚴重過敏反應,所以必須在有急救設施的地方進行,以防萬一。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