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香港及海外)
曾淵滄
旦日有多少人參加遊行?
警方說有三萬七的人在維園集合,這是沒計算在途中加入遊行的人。主辦遊行的團體說有十萬人,這是一種壯大聲勢的「號稱」數字。也許港大鍾庭耀的調查應該比較客觀,是實實在在的算人數,還動用錄像機錄影來計算,鍾庭耀的估計是介於四萬五至七萬四之間。
不論是三萬七也好,十萬也好,元旦日的遊行人數是各方都滿意的數字。
第一個最滿意的人應該是董特首及支持他的人。因為就算是以十萬人來計算,元旦日的遊行人數顯然是比去年七月一日的五十萬人少得多,人數大幅度地下降80%。這說明了港人的怨氣消了,這說明了只要香港經濟復甦,民怨自然消。只要今後中央政府不斷地送大禮,推動香港經濟復甦,就再不會有五十萬人上街的可怕場面。
主辦者也很滿意這個人數,就算以警方估計的三萬七千人來說,也遠高於他們的預期。他們的預期只是二萬人,因此也該算是成功。
董特首滿意不滿意這個遊行人數;遊行主辦者滿不滿意這個遊行人數,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依然是在北京的中央政府領導人。畢竟,香港的經濟前途,民主制度發展的最終決定者是中央政府,這是香港的客觀現實,不是任何主觀意願可以改變的。
中央政府將如何解讀這個人數?我相信,極有可能,元旦日香港的中聯辦,也派出大量的工作人員沿途錄影,計算遊行人數。他們估計的人數才是最準確的,當然,中聯辦是不會公布這個數字。
在元旦遊行的那一天,我在電視新聞上聽到李鵬飛的評論。他批評主辦這次遊行的人缺乏政治智慧,選擇節日氣氛濃厚的元旦日來搞遊行,結果遊行人數比七月一日少了許多,這可能使到中央政府錯誤地以為香港人對民主的訴求不高。
李鵬飛的憂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確。我相信中央政府不會愚蠢到以一次遊行的人數來決定香港的政制改革。中央政府也一樣明白,在節日氣氛中,人們少了戾氣,上街的人自然少。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也只有當特區政府真正推出政制改革諮詢文件後才能知曉。很肯定的,將來特區政府推出的政制改革方案的諮詢文件內容是不可能使到香港的民主派滿意,那時候,可能有另一場遊行,那一次的遊行才是真正的民主訴求。今年元旦日的遊行,實際上是個毫無主題的壯壯聲威的遊行罷了,不像去年七月一日有鮮明的訴求,反二十三條立法的訴求。
如果將來特區政府正式公布政制改革方案以供諮詢時,上街遊行的人數與元旦日差不多,那就表示港人基本上就能接受那個方案。畢竟,每年六四的燭光晚會,維園總是有四萬人到十萬參加,這批人相信早被中央定性為「反中共」者。